武侠小说的科幻梦

从文类的角度而言,通俗小说可以大别为武侠、言情、科幻
、历史、侦探五大类,各有其自成一格的类型特色,而武侠小说
在这些类型之间的游移性之强,是相当令人瞩目的。原因在於,
武侠小说在整个发展的历程中,曾经吸纳过其他各类型的质素,
甚至转化成为它的主体之一。

首先,「侠」固然是可以超越时代的限制,但是「武」之限
定於传统兵器、武艺,使得武侠小说必然具有明晰或朦胧的「历
史背景」;其次,武侠小说远源於唐代剑侠小说,其神怪幻设的
情节,亦不妨说是原始的「科幻」;三者,在清代的侠义小说中
,武侠与公案结合,创造了一时脍炙人口的《三侠五义》;最後
,也是影响武侠小说最深远的,是自清初《侠义风月传》以来的
言情传统,被武侠小说逐渐吸纳进来, 至形成了武侠小说「侠
骨柔情」的特殊风格。因此,武侠小说实际上跨越了类型范畴,
而且,在创作上也都有令人刮目相看的表现:金庸小说藉历史的
背景展开宏伟的布局,雄伟壮阔;古龙、司马翎小说乞灵於侦探
、推理,针线绵密;王度卢小说以缠绵悱恻的爱情见长,委婉细
致;而还珠楼主的神怪幻设,则令人目眩神摇。他们的作品,都
是经过时代淘炼,能够历久不衰的佳篇,可见武侠小说在类型的
开展性上,是远胜其他类型小说的。

现代武侠小说的基本格局,属於「侠骨柔情」,在受到「古
代」的历史情境限制下,「情感」的发展毕竟有限,而在大量的
作品集中描摹下,实已淋漓尽致,不易有所表现;而历史、侦探
、推理,既有金庸、古龙、司马翎三大家,後起之秀,实际上也
难以突破。因此,在当今武坛上,欲创作「新武侠」作品的作家
,无不呕心沥血,亟思突破,黄易的《寻秦记》,是在类型上欲
有所突破的典范之作。

《寻秦记》是黄易(本名黄祖强)最负盛名的大部头创作,
一共二十五本,将近有二百五十万言。黄易是个极具企图心的专
业作家,作品以科幻(玄幻)和武侠为主,除《寻秦记》外,另
有《大唐双龙传》、《破碎虚空》、《翻云覆雨》等武侠作品,
是当今颇受欢迎的通俗作家之一。

黄易是位自觉的作者,他向来认为「武侠是中国的科幻小说
」,有心藉武侠展现人类超越自我的可能性。武侠小说的「武」
,原本就富涵着道教修炼自我,上合天道的精神,假如我们能摆
脱一向对道教的偏见,事实上未尝不能认同「藉武道以窥天道」
的可能格局出现前的混乱时期,而秦始皇的登基即位,正象徵着
一个新时代之即将来临。作者赋予了项少龙「叁与」这个时代的
智识与野心,因此,项少龙逐步展开他「寻秦」的计画,而作者
则藉着项少龙,将这段期间举足轻重的人物和事件,一一「见证
」出来。黄易本身对中国历史有深刻的了解,想来在安排情节时
也先充分作了精细的比对,因此在历史时序上若合符节,可以想
见他的用心。

在表面上,《寻秦记》有似於历史小说,但是,历史小说尽
管可以在符合历史的前提(果)下任意虚构(因),但必须让历
史人物的思想、观念符合於原时代,以《寻秦记》中最重要的一
段秦始皇事迹而言,作者安排的秦始皇在吕不韦的相助下由赵回
秦、晋用李斯、焚书坑儒等,皆符合历史前提,即使吕不韦在书
中为项少龙所杀,作者也可以藉李斯一语,「就说他畏罪逃回食
邑,最後饮毒酒自尽好了」,巧妙地回归历史;甚至,秦始皇的
出身,在《寻秦记》中居然将虚构的「小盘」,以「偷天换日」
的方式取代了历史上实际的嬴政(真的嬴政早已死亡),乍看之
下,有似违背历史,但也还算能够符合历史之「果」。不过,问
题却在於,项少龙以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介入古代的历史
中,以「先知」的角色,透视了整个历史发展的全局,而且以其
现代知识,纵横并影响於当代,如利用冷束弹与神经弹原理制作
的「风灯」、以「铬」金属制作的宝剑、特种部队「乌家军」等
,皆远远逸出历史小说的格局。项少龙是「没有历史的人」(战
国中原无此人),却走入了历史的长廊,黄易并无意藉项少龙呈
现他对历史的诠释或解读,反而意图虚构、塑造一个划时代的英
雄人物,使他具备了几乎可以说集武侠小说人物应有优点的「侠
客」,而且除了纵横捭阖的智谋运用外,解决问题的方式,还是
「武功」,因此,《寻秦记》可以说是藉历史背景写武侠,而乞
灵於科幻的一部作品 《寻秦记》是黄易武侠小说的科幻梦。

武侠与科幻的结合,在武侠小说亟欲寻求新题材、新表现方
式的迫切下,显然是值得尝试的,而黄易的成功,也多少见证了
读者的需求,尽管《寻秦记》仍不免有点媚俗的倾向(「回到未
来」本来就是通俗电影中的绝佳题材),但是开创之功,至少是
引人深思的,即此,我个人认为是值得肯定的一个尝试。


不过,这种「回到未来」的方式,本身有极大的限制,一部
《寻秦记》就等於将此一结合写完写绝,包括黄易在内,任何作
家都不可能再让时空倒转,使主角重回古代!在此,牵涉到的是
武侠小说与科幻小说在本质上的对立与冲突,武侠小说的背景,
既限於清代以前,则书中人物本身原就被「预期」着缺乏「科学
」观念,而且,其所谓「武」,在既定的传统中又被限制在传统
兵器、武术;而「科幻小说」则以「新观念」、「新科技」为主
,必将与武侠的本质产生冲突。从还珠楼主神怪风格的後继乏人
中,我们已可见到武侠小说的读者不太允许超乎「历史情境」的
情节,而科幻小说则必然是要超乎历史情境的,在这一点上,我
个人认为是不太有跨越的可能 除非「新武侠」足以重塑、再
造一个传统。

因此,《寻秦记》的取胜,乃在其「题材」之新颖,而无法
在文类的结合上为武侠小说开创出一条新的路径。武侠小说的科
幻梦,恐怕也只能走到这里为止了。

林保淳 (淡江中文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