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一些背景材料

作 者:卡拉仕尼科夫

转载自:金庸客栈

谨以此文献给大唐的OCR者们和千千万万的黄迷们。

第一卷

宇文化及所乘的五牙大舰为杨素灭陈时所建,因为体积太大,
在长江上也只能顺流而下,根本没法在运河里开,更不要说快似
奔马了。
“漫天王”王须拔流窜于河北中部,不大可能到江淮来作案。
从寇徐提到的李子通和刚被官军消灭的彭孝才来看,这时应为
公元615年,仲少17,陵少16。
他们逃出扬州后经北坡县(?)到了丹阳(今江苏南京),遇
上宋家的人。其实当时士族中声名最响的并不是什么四大门阀,而是
山东清河的崔氏。唐初唐太宗命高士廉等人撰氏族志,特别指示要把
皇族列在前面。结果氏族志出来后,崔氏仍被列为第一等,在李氏之
前。岭南宋氏根本就排不上号。
傅君倬死后他们躲在安徽南部的群山中呆了几个月练功,又在
新安郡(浙江淳安县)南边的翠山镇打了三个月工,然后北上历阳
(安徽和县)。途中碰上了李靖。李靖家世代为隋官,这时应该在
马邑郡(山西朔县)当郡丞(相当于地委书记),李渊起兵后才投靠
了唐朝。却被黄易拉到杜伏威手下作贼,真是“卿本佳人,奈何从贼?”

第二卷

杜伏威是苦孩子出身,16岁就和辅公*(音石)一起上山当了
强盗,后来去长白山(山东长山县境内)投靠左君行(不是书中称的
王薄),不受重用,就自立门户。他发迹后招来死士五千,号为“上募”,
作为军队的主力。每次打完仗,他都要检阅士卒,凡是背后有伤的一律
斩首。杜伏威平时与部下同甘共苦,抢到的财物全分给部下,有战死
者,以其妻妾殉葬。所以将士用命,所向无敌。
从杜伏威手里溜走后,寇徐二人来到余杭郡(浙江杭州),遇上
来自流求(今台湾岛)的东溟派。
隋史载:“其处(流求)少铁,刃皆薄小”,不知东溟派造武器的
钢铁是从哪进口的。当地的男子都拔掉胡须,“身上有毛之处皆亦除去”;
女子都要文身,“为虫蛇之文”。看来单家母女的玉体上........
后来云玉真带他们从江苏沿海入淮河,在淮北东海郡(江苏东海县)
和彭城郡(江苏徐州市)之间被杜伏威截住。是年仲少18,陵少17。

第三卷

去彭城的路上,寇徐二人和秦叔宝打了一架。
秦琼可以说是李世民手下最牛B的将领。每次两军对阵,如果有哪个
敌将敢在李世民面前耀武扬威,李就让秦琼作掉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
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秦琼年老后,经常生病,他就向别人夸耀说:
“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唐时
一斛大概等于现在的一百好几十升,我们献一次血也才两百毫升。
在彭城再次上了东溟派的“飘香号”,按书中称延运河进入微山湖。
不过隋朝时的运河并未经过彭城和微山湖,他们走的大概是泗水。
天黑后船停在湖中的一个孤岛旁,可能就是后来铁道游击队的根据地
微山岛。
寇徐拿到帐簿凯旋归来,仲少与他的初恋情人李秀宁相遇了。在
历史上平阳公主在李渊十九个女儿里排第三,很有些本事。617年她老子
在太原扯旗造反时,她从长安跑到今陕西户县,大招终南山一带的亡命徒,
又收编了几股土匪,拥兵七万,号称“娘子军”,攻城略地,威振关中。
最后和李世民在渭北会师,一举攻下了长安。可惜红颜薄命,唐高祖
武德六年(623年)就病死了,李渊下令吹奏军乐为她下葬。她的家奴
马三宝也以善战著称,后官至左骁卫大将军,李世民把他比作卫青
(卫青曾是汉武帝姐姐的奴隶)。

第四卷

李世民为寇徐接风时,陪同的有柴绍和裴寂。
裴寂被后世评为唐初的首席奸臣。他在太原当晋阳宫副监时,与李渊
通宵达旦地饮酒赌博。而李世民则日夜准备起兵,但不敢对李渊说,于是
拿出几百万私房钱(是铜钱,不是白银),故意在赌博中输给裴寂。裴寂
赢了钱,觉得李世民孺子可教,对他十分亲密。李世民乘机请他劝说李渊,
裴一口答应。裴寂先是把李渊灌得迷迷糊糊,动之以花言巧语,又把隋炀帝
行宫里的两个宫女送到他床上,弄得李渊只好造反。李渊在位时,对裴寂
十分宠信,甚至允许他自己铸造铜钱。但李世民即位后就找个借口把他流放
到岭南去了。
仲少和陵少离开李世民后,上岸到了附近的东平郡(山东郓城县)。
在隋代大儒王通家里初遇跋锋寒。
这个王通(?--617年)可不简单,据说唐朝开国诸臣多是他的弟子,
后世的刘禹锡,皮日休,司空图等人都自称继承了他的学说。王通的思想
标新立异,即尊崇孔子,又称释迦牟尼为圣人,而且宣称“西方之教于中国
则泥。”他一直在山西讲学,不知跑到东平郡来是不是想打石青璇的主意。
接着经瓦岗(河南滑县境内)到荥阳城(河南郑州一带),碰上了瓦岗
军内乱。书中写李密明火执仗地强攻翟让府,其实李密做得很有策略。在
一次胜仗后,李密请翟让到自己家里赴宴,先把翟的手下都安排到其它房间,
然后请翟让入座,拿出一把良弓给翟观赏,翟让刚把弓拉满,李密的亲信就
在他身后狠狠给了一刀。这样的毒计必是出自美人儿军师沈落雁的手笔。




第五卷

翟让和李密的参谋长并不是沈落雁,而是徐世绩(应该是责+力,字库
里没有)。徐世绩(594-669年),字懋公,《说唐》里的徐茂公就是他。
翟让起兵时徐年仅17,就去投靠,是翟让的嫡系。李密杀翟让时,徐也连带
被砍成重伤,后李密及时制止,才保住性命,因其才干无人能及,李密也
只好重用他。
徐世绩降唐后,赐姓李,为了避李世民的讳,又把“世”去掉,成了李绩。
在唐军中他是仅次于李世民和李靖的第三号军事家,位高权重。
李世民灭王世充后,逮住了单雄信,李渊下令斩首。李绩上表称愿以官爵
来赎单的性命,李渊没有批准。在行刑前,李绩割自己腿上的肉喂给单雄信吃,
哭着说:“生死永诀,此肉同归于土!”
唐太宗临死前,对李治(唐高宗)说:“你于李绩无恩无德,我先找个借口
把他贬到外地。我死后,你再召他回来,委以重任,李绩就会对你忠心耿耿。”
高宗即位后将李绩视若股肱。在立武则天为后的问题上,各顾命大臣极力反对,
李绩却说:“这是陛下的家事,问我们干什么?”唐高宗这才下定决心,从此武则天
开始走上中国的政治舞台。
祖君彦则是李密的笔杆子。祖曾为李密写声讨隋炀帝罪恶的檄文,文中
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等名句,传诵全国。“罄竹
难书”就是从这来的。
寇徐二人逃出荥阳,一路向东,遇见了刘黑闼。其实这时刘黑闼还在李密
手下做个小官,李密败亡后,刘被王世充所俘,王世充欣赏他的勇猛,任命为
马军总管。没多久刘黑闼又在与窦建德作战时被俘投降,因为他俩从小认识,
窦十分信任刘黑闼,经常派他深入敌后,侦察敌情。刘也很有本事,总能出奇
制胜。
到了通济渠边的阳武(具体位置不明,大致是在河南原阳县一带)做船南下,
在船上香玉山谈到宇文家族和独孤家族的情况。所谓独孤阀的高手独孤盛,其实
和隋文帝皇后独孤氏的家族一点亲戚关系都没有,只是同姓罢了。宇文化及三兄弟
也都是纨绔子弟,靠了他们老子宇文述的关系才身居高位。


第六卷

快至江都时,寇徐联手打败了李子通。李子通于615年就已自称楚王,云玉真
却叫他李将军,摆明了不给面子。
在江都,宇文化及逼宫,杀死了隋炀帝,此时为公元618年3月,仲少20,陵少
19。隋炀帝被叛军抓住后,要求喝毒酒自杀,叛军不许,他又怕用刀杀会痛,就解
下皮带让叛军勒死了。
书中的虞世基是个标准的奸臣,但他也以文采和书法著称于世。可惜生不逢时,
为了保命,只好报喜不报忧,各处匪患全压住不报。有一次隋将杨义臣在河北剿匪,
上表称降贼数十万,虞世基傻乎乎地就原样往上报,隋炀帝可不是傻瓜,觉得奇怪:
“你不是说天下太平吗?怎么突然冒出几十万土匪来?!”虞世基一看不妙,连忙
转移目标,奏称:“鼠窃虽多,未足为虑。但杨义臣长年拥重兵在外,可不大适宜
啊!”隋炀帝一听有道理,就把杨义臣给免了。
出了江都,寇徐二人沿长江到了丹阳(南京),并回绝了杜伏威的盛情相邀。
624年杜伏威在长安被杀时才29岁,这时也就20几,仲少却一口一个爹,真是肉麻啊。
不过杜伏威年纪不大,却有当爸爸的瘾,据说他有三十多个义子。接着寇徐转东南去
余杭(杭州),出杭州湾,从上海沿海北上,纠集了一批海盗,在常熟(江苏常熟)
成立双龙帮,终于当上了老大。
本卷里多次提到昆陵,不知是不是OCR错误,江淮一带并无此地,沈法兴的根
据地是在毗陵(江苏常州)。


第七卷

仲少和陵少离开常熟,在江阴(江苏江阴县)附近遇上瑜姨,结果船毁人翻。
又在跋锋寒的追击下,从江阴往东急窜数百里,途经义兴(江苏宜兴县)和永世
(地点不明,隋时浙江境内并无永世县,所以可能在安徽),在一处深谷旁才摆脱
追兵。从他们逃窜的距离方向和地形来看,应该是在安徽南部山区。
至于寇徐为什么几次三番地要运盐北上,无非是发财心切。唐朝中期,关中一
斤盐卖数十钱,隋末战乱,盐价肯定要高很多倍。他们这数千斤盐至少值好几百万,
当年杨贵妃的姐姐盖所房子也才花了两百万钱,难怪这俩穷小子如此奋不顾身。
从安徽南部到巴陵(湖南岳阳)西北五十里的一个村庄,直线距离有一千多里,
还要翻山越岭,过鄱阳湖,他们只步行了两天,快赶上戴宗了。还有,离开常熟后
他们一直在长江以南活动,巴陵也在长江南岸,但巴陵西北五十里却在江北,而且
这五十里地寇徐二人从天未光一直走到黄昏,真让人摸不透。
萧铣其人可以说是根正苗红,是南朝后梁宣帝的曾孙,隋炀帝皇后的亲戚,在
南方颇有名气,他在势力最大时有兵四十万。620年,萧铣怕手下造反,又没有宋太祖
杯酒释兵权的本事,就派诸将率兵到各地去种田,都城江陵里只留下几千兵马。621年,
李靖从四川顺长江直下江陵,萧铣无兵无将,只好出降,然后对李靖说:“该死的是我,
老百姓没罪,请勿杀掠。”李靖答应后把他送往长安。没过几天,十余万救兵从各地
赶来,听说萧铣已投降,就一哄而散了。到了长安,李渊责问他为什么不早归降,萧铣
回答:“隋失其鹿,英雄竞逐。我运气不好才被逮住,凭什么归顺你。”李渊一怒之下,
把他拉到长安街头给正法了。
接着二人坐船顺长江至九江,准备暗杀任少名。


第八卷

牛方才在准备会上说"九江南连洞庭,北系大江",其实应是"南连鄱阳(湖)"。
还称九江城墙高十五丈,隋制一尺约为29.5厘米,十五丈就是44米多,未免高得夸张
了,当时洛阳的内城墙也不过四丈八尺。
杀了任少名,寇徐二人回到巴陵。然后北上竟陵(湖北钟祥县境内),从巴陵到
竟陵一路上都是河网密布的平原,黄易却写出崇山峻岭和百丈深谷来,即使是沧海
桑田也不会变得这么快啊。
在途中,寇徐与铁勒人大战了一场。铁勒当时主要分布在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
和突厥同出一族,语言和风俗都与突厥一样。在公元六世纪中叶,铁勒和突厥都处在
柔然的压迫下。551年,铁勒各部落正准备起兵反抗柔然,却遭到突厥的袭击,被俘五
万多户,突厥因此强大起来,不久就消灭了柔然,并更残酷地剥削铁勒人。从此铁勒
和突厥不共戴天,好容易出了个曲傲,又先后败给突厥的两大高手毕玄和跋锋寒,旧恨
未去,又添新仇。


第九卷

按书中描写,飞马牧场应在湖北远安县境内,往西一百多里,就是王昭君的故乡
秭归县,看来这一带真是出美女的地方。接着黄易给我们描绘出一幅青草绿水,牛壮
马肥的内蒙古风光,就差几个健美的草原少女了。
本卷里多次出现有人拿着烟管吞云吐雾,烟草原产于哥伦比亚,十六世纪西班牙
人征服美洲后才把它传到了世界各地。隋末就有人抽烟这一事实,雄辩地证明了我们
伟大的祖先早在哥伦布之前一千年就发现了美洲。
在飞马牧场,仲少和陵少化名为傅晶和傅宁。提到名字,寇仲的“仲”字在古代
用在名字里是代表兄弟中的老二,就是所谓的“伯仲叔季”,一般不用在单名中。最
典型的例子有三国时孙坚的三个儿子:老大孙策字伯符,老二孙权字仲谋,老三孙翊
字叔弼。从这可看出寇仲还有个下落不明的哥哥,而且仲少的父母识几个字,但水平
不高。而徐子陵的爹妈给儿子起这么个名字,可能是要他学习东汉的隐士严子陵,和
皇帝交朋友(严子陵是汉光武帝的好友,后世的康熙大帝也曾让亲信大臣韦小宝效仿
严子陵去钓鱼)。
李秀宁陪同人员有窦威和李纲。窦威出身于非常显贵的军人世家,偏偏弃武习文,
兄弟们都骂他书痴。后来任隋朝秘书省(掌管图书的收藏和整理)属下的秘书郎,为了
多读书,他在这个位置上呆了十年都不肯升迁。这时他的几个哥哥都凭军功当了大官,
见窦威还在清水衙门里坐办公室,就问他:“当年孔子学问大吧,不也到处求官不得?
你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窦威笑而不答,并最终以实际行动驳斥了读书无用论。
李渊建国后,因为战乱,各种礼仪的典籍大多遗失了,而窦威就是个活字典,所以李渊
很器重他,任命为内史令(相当于宰相),负责制定规章制度。
李纲时任礼部尚书,也是个重臣。李渊派这样两个人陪李秀宁来,可见他对飞马
牧场的重视。
接着寇徐见到了天下第一巧匠鲁妙子。按《隋书》记载,当时以机关制造而闻名
的是何稠。波斯曾送给隋文帝一件金棉锦袍,隋文帝命何稠仿制,结果做得比真品还
精美。隋炀帝进攻高丽时,何稠只用了两天就在辽河上建起一座桥,他还在后方预先
造好六合城,然后运到前线,在一夜之间组合成一座周长八里,高数丈,正面有三座
门的大城,比木下藤吉郎的“墨俣一夜城”要强多了。
后来鲁妙子给寇仲看相,说他为治世之英雄,乱世之枭雄(怎么听起来象许子将
评价曹操的口气?)。

第十卷

寇徐一行人出了飞马牧场往东,半路上折向北去襄阳(湖北襄阳县),在酒楼里
仲少嘲笑长叔谋的铁盾,其实当时的盾都是木制或藤条编成,高档的蒙上牛皮,步兵盾
为长方形,骑兵盾多为圆形。
接着徐子陵又提起跋锋寒的刀和剑。刀之所以能取代剑成为短兵器之首,就是因为
他不易折断,利于骑兵砍杀,跋锋寒是马贼出身,拿着把剑不是累赘吗?
离开襄阳后坐船沿汉水经汉南(湖北宜城县)到竟陵(湖北钟祥县)。
在竟陵城外,寇仲用刀砍断了江淮军的拦江铁索。几年后,杜伏威的搭档辅公佑
也在安徽当涂附近的长江上连铁索以阻李靖率领的唐军,李靖没有仲少的本事,只好从
陆上迂回,击溃了辅公佑。

第十一卷

历史上江淮军并未到过湖北,那一带是萧铣和朱粲的地盘。特别是朱粲,所过之
处,实行三光,竟陵郡和沔阳郡都被夷为白地。
竟陵战役是寇仲的处女战(常熟那次只是小打小闹),是典型的多兵种、大规模
城市攻防战,双方总兵力达十二三万。
在兵书《李卫公问对》(相传是根据李世民和李靖的谈话记录整理而成)中提到,
军队按前后左右中排成“井”字形的五个方阵,主将所在的中阵保持相对稳定,其余
四个方阵可向四角运动,这样就有八个活动区域,是为“八阵”。杜伏威所列的显然
是八阵的一个变种,侧重两翼包抄,但奇怪的是老杜为什么要在攻城时用这种利于野战
的阵型。
攻城的第一步是越过护城河,书中没有提到江淮军是如何做的,当时最常用的是带
轮子的壕桥或填壕法。考虑到江淮军的进攻速度和大量的轮式车辆,应该是用壕桥法。
战斗中双方都使用了大量的发石车。曹操在官渡战役中曾用发石车,号称“霹雳车”,
实际上是一个杠杆,一边系着大石,拉动另一边使石头抛出。后来魏国的马钧加以改良,
用一个大轮子,轮上挂着几十块大石头,用机械转动轮轴,将石头连续抛出,大大加快
了发射速度,但已失传。所以竟陵之战大家用的还是杠杆式。
唐代云梯的标准制式是一个装满人的大木盒,四周包着生牛皮,下面安六个轮子,
上面是两架用转轴相连的梯子,各长两丈多,靠上城墙后,用滑轮把上梯竖起,盒子里
的人就往上爬。
竟陵失陷,寇徐二人出北门沿汉水逃往襄阳。在襄阳城外,徐子陵治好了沙公子的
怪病,其治疗手法颇似当今的神医胡万林。
接着他们救出跋锋寒,躲进襄阳东南方的大洪山。大洪山,古称绿林山,西汉末年
王匡王凤在此落草,被称为绿林军,从此就有了绿林好汉这个词。
回到襄阳后,他们见到了李密,此时李密36岁。据说当年杨素曾看见李密垫着草席
骑在牛背上,把一本《汉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看。杨素问他看啥,答曰:“项羽传”
可见其早有反意。可惜李密时运不济,跟随杨玄感造反失败,东躲西藏到了安徽,又碰
上饥荒,只好吃树皮,后来改名为刘智远去教书,才混上口饭吃,真是英雄末路。

第十二卷

寇徐三人坐船沿*(三点水+育)水(汉水的支流白河)北上,看到一个“高大轩昂的
年青将领”--裴仁基。裴在开皇初年(开皇元年为581年)就任隋文帝的侍卫,这时该有
四十多了,他的大儿子裴行俨勇猛善战,号为“万人敌”,估计就是《说唐》里的第三条
好汉裴元庆。
过了南阳(河南南阳市),他们毁船登岸,躲进隐潭山(大概在河南伏牛山内)。
离开山区,抵达汝水(河南北汝河)南岸,接着进入襄城郡(河南临汝县),在少室山
(河南登封县西)大战曲傲,接着三人带着董淑妮往北逃到偃师(河南偃师县东)以北
的黄河边。然后,寇仲和董淑妮到了偃师,陵少和跋锋寒去洛阳(河南洛阳市)。
王世充时任吏部尚书,所以仲少称他尚书大人。王的爷爷是西域胡人,病死在陕西,
他奶奶带着儿子改嫁给当地人王粲,于是王世充的父亲就改姓了王。史书上称王世充
“豺声卷发”,估计和街上卖羊肉串的新疆人差不多。
王世充曾和李密打了大小六十余仗,不分胜负。但在618年初,李密于河南巩县大破
王世充军,杀数万人。王世充逃到河阳(河南孟县南),把自己关进监狱,上表向洛阳
留守越王杨侗请罪,杨侗写信安慰他,召他回洛阳。从此王世充成了惊弓之鸟,闭城不
出,直到寇仲前来献计。
在洛阳城内,跋锋寒与徐子陵把臂游览了天津桥。天津桥又称洛阳桥,原为木制可
开合的浮桥。617年李密进攻洛阳时被烧毁,唐初重建改为固定的石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