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            
  



    一九八○年十一月,我初次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个小型的演讲会讲话后,就向一位教
授打听一哥大教中文多年的老龙王际真先生的情况,很想去看看他,际真曾主持哥大中文系
达十年,那个系的基础,原是由他奠定的。即以《红楼梦》五书研究而,议论了就是把这部
十八世纪中国著名小说节译本介绍给美国读者的第一人。人家告诉我,他已退休二十年了,
独自一人住在大学附近一个退休教授公寓三楼中,后来又听另外人说,他的妻不幸上逝,因
此人很孤僻,长年把自己关在寓所楼上,既极少出门见人,也从不接受任何人的拜访,是个
古怪老人。
    我和际真认识,是在一九二八年。那年他由美返国,将回山东探亲,路过上海,由徐志
摩先生介绍我们认识的。此后曾继续通信。我每次出了新书,就给他寄一本去。我不识英
语,当时寄信用的信封,全部是他写好由美国寄我的。一九二九到一九三一年间,我和一个
朋友生活上遭到意外困难时,还前后得到他不少帮助。际真长我六七岁,我们一别五十余
年,真想看看这位老大哥,同他叙叙半世纪隔离彼此不同的情况。因此回到新港我姨妹家不
久,就给他写了个信,说我这次到美国。很希望见到几个多年不见的旧友,如邓嗣禹、房兆
楹和他本人。准备去纽约专诚拜访。
    回信说,在报上已见到我来美消息。目前彼此都老了,丑了,为保有过去年青时节印
象,不见面还好些。果然有些古怪。但我想,际真长期过着极端孤寂的生活,是不是有一般
人难于理解的隐衷?且一般人所谓“怪”,或许倒正是目下认为活得“健康正常人”中业已
消失无余的稀有难得的品质。
    虽然回信像并不乐意和我们见面,我们——兆和、充和、傅汉思和我,曾两次电话相约
两度按时到他家拜访。
    第一次一到他家,兆和、充和即刻就在厨房忙起来了。尽管他连连声称厨房不许外人插
手,还是为他把一切洗得干干净净。到把我们带来的午饭安排上桌时,他却承认作得很好。
他已经八十五六岁了,身体精神看来还不错。我们随便谈下去,谈得很愉快。他仍然保有山
东人那种爽直淳厚气质。使我惊讶的是,他竟忽然从抽屉里取出我的两本旧作,《鸭子》和
《神巫之爱》!那是我二十年代中早期习作,还是我出的第一个综合性集子。这两本早年旧
作,不仅北京上海旧书店已多年绝迹,连香港翻印本也不曾见到。书已经破旧不堪,封面脱
落了,由于年代过久,书页变黄了,脆了,翻动时,碎片碎屑直往下掉。可是,能在万里之
外的美国,见到自己早年不成熟不像样子的作品,还被一个古怪老人保存到现在,这是难以
理解的,这感情是深刻动人的!
    谈了一会,他忽然又从什么地方取出一束信来,那是我在一九二八到一九三一年写给他
的。翻阅这些五十年前的旧信,它们把我带回到二十年代末期那段岁月里,令人十分怅惘。
其中一页最最简短的,便是这封我向他报告志摩遇难的信:际真:志摩十一月十九日十一点
三十五分乘飞机撞死于济南附近“开山”。飞机随即焚烧,故二司机成焦炭。志摩衣已尽焚
去,全身颜色尚如生人,头部一大洞,左臂折断,左腿折碎,照情形看来,当系飞机坠地前
人即已毙命。二十一此间接到电后,二十二我赶到济南,见其破碎遗骸,停于一小庙中。时
尚有梁思成等从北平赶来,张嘉铸从上海赶来,郭有守从南京赶来。二十二晚棺木运南京转
上海,或者尚葬他家乡。我现在刚从济南回来,时〔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早晨。
    那是我从济南刚刚回青岛,即刻给他写的。志摩先生是我们友谊的桥梁,纵然是痛剜人
心的恶耗,我不能不及时告诉他。
    如今这个才气横溢光芒四射的诗人辞世整整有了五十年。当时一切情形,保留在我印象
中还极其清楚。
    那时我正在青岛大学中文系教点书。十一月二十一日下午,文学院几个比较相熟的朋
友,正在校长杨振声先生家吃茶谈天,忽然接到北平一个急电。电中只说志摩在济南不幸遇
难,北平、南京、上海亲友某某将于二十二日在济南齐鲁大学朱经农校长处会齐。电报来得
过于突兀,人人无不感到惊愕。我当时表示,想搭夜车去济南看看,大家认为很好。第二天
一早车抵济南,我赶到齐鲁大学,由北平赶来的张奚若、金岳霖、梁思成诸先生也刚好到
达。过不多久又见到上海来的张嘉铸先生和穿了一身孝服的志摩先生的长子,以及从南京来
的张慰慈、郭有守两先生。
    随即听到受上海方面嘱托为志摩先生料理丧事的陈先生谈遇难经过,才明白出事地点叫
“开山”,本地人叫“白马山”。山高不会过一百米。京浦车从山下经过,有个小站可不停
车。飞机是每天飞行的邮航班机,平时不售客票,但后舱邮包间空处,有特别票仍可带一
人。那日由南京起飞时气候正常,因济南附近大雾迷途,无从下降,在市空盘旋移时,最后
撞在白马山半斜坡上起火焚烧。消息到达南京邮航总局,才知道志摩先生正在机上。灵柩暂
停城里一个小庙中。
    早饭后,大家就去城里偏街瞻看志摩先生遗容。那天正值落雨,雨渐落渐大,到达小庙
时,附近地面已全是泥浆。原来这停灵小庙,已成为个出售日用陶器的堆店。院坪中分门别
类搁满了大大小小的缸、罐、沙锅和土碗,堆叠得高可齐人。庙里面也满是较小的坛坛罐
罐。棺木停放在入门左侧贴墙处,像是临时腾出来的一点空间,只容三五人在棺边周旋。
    志摩先生已换上济南市面所能得到的一套上等寿衣:戴了顶瓜皮小帽,穿了件浅蓝色绸
袍,外加个黑纱马褂,脚下是一双粉底黑色云头如意寿字鞋。遗容见不出痛苦痕迹,如平常
熟睡时情形,十分安详。致命伤显然是飞机触山那一刹那间促成的。从北京来的朋友,带来
个用铁树叶编成径尺大小花圈,如古希腊雕刻中常见的式样,一望而知必出于志摩先生生前
好友思成夫妇之手。把花圈安置在棺盖上,朋友们不禁想到,平时生龙活虎般、天真纯厚、
才华惊世的一代诗人,竟真如“为天所忌”,和拜伦、雪莱命运相似,仅只在人世间活了三
十多个年头,就突然在一次偶然事故中与世长辞!志摩穿了这么一身与平时性情爱好全然不
相称的衣服,独自静悄悄躺在小庙一角,让檐前点点滴滴愁人的雨声相伴,看到这种凄清寂
寞景象,在场亲友忍不住人人热泪盈眶。
    我是个从小遭受至亲好友突然死亡比许多人更多的人,经受过多种多样城里人从来想象
不到的恶梦般生活考验,我照例从一种沉默中接受现实。当时年龄不到三十岁,生命中像有
种青春火焰在燃烧,工作时从不知道什么疲倦。志摩先生突然的死亡,深一层体验到生命的
脆弱倏忽,自然使我感到分外沉重。觉得相熟不过五六年的志摩先生,对我工作的鼓励和赞
赏所产生的深刻作用,再无一个别的师友能够代替,因此当时显得格外沉默,始终不说一句
话。后来也从不写过什么带感情的悼念文章。只希望把他对我的一切好意热忱,反映到今后
工作中,成为一个永久牢靠的支柱,在任何困难情况下,都不灰心丧气。对人对事的态度,
也能把志摩先生为人的热忱坦白和平等待人的希有好处,加以转化扩大到各方面去,形成长
远持久的影响。因为我深深相信,在任何一种社会中,这种对人坦白无私的关心友情,都能
产生良好作用,从而鼓舞人抵抗困难,克服困难,具有向上向前意义的。我近五十年的工
作,从不断探索中所得的点滴进展,显然无例外都可说是这些朋友纯厚真挚友情光辉的反
映。
    人的生命会忽然泯灭,而纯挚无私的友情却长远坚固永在,且无疑能持久延续,能发展
扩大。
    一九八一年八月于北京作


前 公益图书馆 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