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蛰存七十年文选(诗话、词话、书话)
说“飞动”

  



——读杜小记
杜甫常常用诗的形式,表达他对于诗的理论。《戏为六绝句》、《偶题》、《解闷》 五首,是他论诗的专篇,此外,散见于其他诗篇中的一联一解,数量也很多。集合起来 研索,可以全面地了解他对于诗的观点。这个工作,已有许多人做过,但体会和阐释, 不尽相同,因此,我还敢于提供一些个人的看法,以待商榷。 杜甫诗中,屡次用“飞动”这个语词,其有关诗论者,有下列几句: 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高适岑参》) 平生飞动意,见尔不能无。(《赠高式颜》) 神融蹑飞动,战胜洗侵凌。(《寄峡洲刘伯华》) 精微穿溟阯,飞动摧霹雳。(《夜听许十六诵诗》) 有时为了平仄关系,改用“飞腾”: 飞腾知有策,意度不无神。(《奉寄李十五秘书》) 前辈飞腾入,余波绮丽为。(《偶题》) 飞腾无奈故人何。(《奉寄高常侍》) 无论“飞动”或“飞腾”,从这些例句中揣摩,都是形容诗的一种气势,其意义大 约有些像现代语的“生动”。这个语词,不是杜甫的创造,而是当时文学批评中的一个 流行语。皎然《诗式》有《诗有四离》一节,其四曰:“虽欲飞动而离轻浮。”意思是 说:诗虽然要求飞动,同时也应当注意不要流于轻浮。但是什么样的诗才是“飞动”的 呢?《文镜秘府论》列举诗有十种体势,其第七体就是“飞动体”。其解说云: 飞动体者,谓词若飞腾而动是。诗曰:“流波将月去,湖水带星来。”又曰:“月 光随浪动,山影逐波流。”此即飞动之体。 这一条非但可以证明杜甫诗中用“飞腾”即是“飞动”,而且还可以从所举二联了 解唐人所谓飞动的诗句是什么样子。因此,我揣测“飞动”或“飞腾”近似我们所谓 “生动”。 诗要做到飞动,首先要用词语来表现。一首诗,无论五言或七言,词语结构的单位 是句。能够表现飞动体势的诗句,才算佳句,故杜甫诗中常常提到“佳句”: 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寄高适》) 故人有佳句,独赠白头翁。(《奉答岑参》) 词人取佳句,刻画谁与传?(《白盐山》) 赋诗分气象,佳句莫频频。(《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 为了要锻炼出佳句,杜甫的造句工夫是非常艰苦的。他讲究句法,要做出“惊人” 之语。他作每一句诗都要经过再三修改,改后还要自己朗诵,检查合不合诗律: 赋诗新句稳,不觉自长吟。(《长吟》) 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触闷》) “稳”是佳句的标准。怎样才算是“稳”呢?杜甫的条件是:对于诗句的外形,要 求中律;对于诗句的内涵,要求立意清新。 在杜甫的时候,唐律还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七言律诗。杜甫一生研求音 律,为唐律创造了许多艺术手法。 他有一首《又示宗武》诗,有句云: 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 这是叙述他的儿子宗武跟他作诗的情况,用一个“解”字,便反映出他自己觅句知 律的诀窍。原来他为了追求诗律之“稳”,常要翻阅满床的书,从中物色最适当的词藻。 这和李商隐的“獭祭鱼”一样。现在,他的儿子也懂得摊书满床了,所以父亲承认他已 懂得诗律。他还在《遣闷》诗中说:“晚节渐于诗律细”,道出了自己一生作诗甘苦, 到了晚年才能写出律法细密的诗句。杜甫的最工稳的律诗,大多是晚年作品,可以证明 他这句话的真实性。他为了追求诗律完美,不但要写出“惊人”的佳句,还要写出使鬼 神也吃惊的佳句: 思飘云物动,律中鬼神惊, 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赠郑谏议十韵》) “律中”即“中律”,也就是合律。但是,光是律法细密,只是完美了诗的外形, 还不能成为飞动的佳句。飞动的重要因素,在诗的内涵。杜甫常常用一个“意”字即我 们所谓“诗意”,有时他用一个“思”字,即我们所谓“思想内容”。上面所引四句, 他把佳句的条件次序排定了。先要像云物一般飘动的思想内容,其次才要有使鬼神吃惊 的音律,这样的诗,才可以算是毫无缺点的老成作品。他赠李白的一首诗,也显示了同 样的观点: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他赞赏李白的诗有飞动的思想内容,与众不同,因而具有庾信的“清新”,鲍照的 “俊逸”。 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高适岑参》) 飞腾知有策,意度不无神。(《奉寄李十五》) 平生飞动意,见尔不能无。(《赠高式颜》) 政简移风速,诗清立意新。(《奉和严中丞》) 定知深意苦,莫使众人传。(《寄贾至、严武》) 病减诗仍拙,吟多意有余。(《复愁》) 以上六联,都用“意”字,联系起来,可以很清楚地体会到杜甫观念中诗意和飞动 的关系。第一个例句说得最明白:诗意惬当,诗句才能飞动。这“惬当”二字,我们还 可以引一首诗来作参证: 郑李光时论,文章并我先, 阴何尚清省,沈宋欻连翩; 律比昆仑竹,音知燥湿弦, 风流俱善价,惬当久笙筌。 (《秋日夔府咏怀寄郑审李之芳》) 这首诗赞赏郑、李二人的诗作,第三、四句是说他们的诗意如阴、何、沈、宋,第 五、六句是说他们的诗音律谐和,因而自然达到“惬当”的成就。第二个例句是赞赏李 十五作诗,由于“意度”有神,所以知道他有办法使诗句飞腾。“意度”即“意境”。 第三个例句是说见到高式颜,就引起了自己飞动的诗意。高式颜是高适的侄子,也是诗 人。第四个例句说明了诗的立意新,才是清诗。这里,我们如果联系“清新庾开府”这 一句,可知杜甫所谓“清新”、“清诗”、“清词”、“新语”,都是指诗的思想内容。 《解闷》第六首尤其可以作证: 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钩槎头缩项鳊。 这是说孟浩然诗有新意,句句可以传世,故可称清诗。如今襄阳老辈诗人中,没有 能作新语的,只好去钓鱼了。第五个例句说贾至、严武的诗意深刻,是从苦吟中锻炼得 来的,应当珍惜,不要随便让人家流传。第六个例句说自己病虽略愈,诗还不能做得工 稳?不过吟咏既多,诗意却累积了不少。 作诗要有独创的新意,意愈丰富,随时驱使,加以完美的音律,便成为飞动的佳句。 杜甫每次提到“意”字或“思”字,总连带用“飞动”或表示飞动的语词,可知他以思 想内容为佳句的主要条件。有一首诗,题为《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云: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著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这首诗是观江水暴涨而作,诗的内容却全是讲自己作诗的经验,没有一句写到江水。 第一联说自己向来喜欢从苦吟中寻觅佳句,第二联说如今老了,作诗只是随便即兴,对 春天的花鸟也不耐深思(“愁”是“思”的代字)。第三联说自家新近设置了玩水的器 物。第四联说希望有诗思如陶谢之流,一起来同游作诗。为什么看了江水,想到陶谢的 诗思?我们看他在诗题中加了“如海势”三字,就可以悟到杜甫常常以奔涌的水势来形 容飞动的诗意。“精微穿溟阯”,“篇终接混茫”,“波澜独老成”,“文章曹植波澜 阔”,“词气浩纵横”,这些词语,都是诗意丰富生动的形象。另外还有一联: 诗尽人间兴,兼须入海求。(《西阁》) 简直说人间诗兴已经用尽,还得到大海中去求取灵感了。这就是他看到江水如海势 而联想起陶谢诗思的理由。 综合以上所引许多谈诗的零章断句,杜甫对诗的理论已灼然可知,《戏为六绝句》、 《偶题》诸作,只是这些观点的结集,基本上是一致的。意惬、律中,才是飞动的诗句, 而二者之间,意尤其重要。王世贞论李杜云: 太白诗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子美以意为主,以独造为宗,以 奇拔沉雄为贵。 太白笔力变化极于歌行,少陵笔力变化极于近体。李变化在调与辞,杜变化在意与 格。 这两个论点,也注意到杜甫与李白在创作方法上的不同,杜甫重“意”,李白使 “气”。可知王世贞着实研究过一番杜甫的诗论,不是从直觉得出的结论。但是,他说: “杜变化在意与格,”这里的“格”字,我以为应改为“律”字,因为格还是属于意的。 杜甫的诗论,并不是他一家的独见。《文镜秘府论》有《论文意》一篇,专论诗文 造意之法,有云: 凡属文之人,常须作意。凝心天海之外,用思元气之前。巧运言词,精练意魄。所 作词句,莫用古语及今烂字旧意。 或曰:诗不要苦思,苦思则丧于天真。此甚不然。固须绎虑于险中,探奇于象外, 状飞动之句,写冥奥之思。前一条就是杜甫所要求的要有“新语”,后一条完全与杜甫 的“飞动”说符合,可知杜甫的这些诗论,都代表了盛唐时流行的观点,没有《文镜秘 府论》,就难于取证了。           一九八○年六月十日 ------------------   黄金书屋 扫描校对 转载请保留,谢谢!
前回主页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