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蛰存七十年文选(序跋)
《四婵娟》注释本序

  



浦汉明寄来她编注的洪昉思《四婵娟》剧曲,打算印行,要我写一篇序文。这可使 我为难了。近年来,我虽然为老朋友或年轻人的著作写过几篇序文,但那些著作都是我 熟悉的,写序文多少总有话可说。现在这部著作是古典戏曲,这一行的书,我已整整四 十年没有涉猎了。虽然在六十年代还在教室里给学生讲过《长生殿》的《骂贼》和《闻 铃》,总的说来,我对古典戏曲始终是外行。这篇序文,我踌躇了三个月,不知该如何 落笔。 《四婵娟》是洪昉思的一组小品剧作。他摹仿徐文长的《四声猿》,以四个杂剧, 统率在一个剧目之下,成为一个组剧。它和《西厢五剧》不同,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戏剧 形式。《四声猿》我在年轻时看过,《四婵娟》现在才看到。洪昉思写了四十多本传奇、 杂剧,著名而盛行的只有一本《长生殿》。《四婵娟》极少上演,早已成为仅供阅读的 曲本,而刻本也流传极少。郑振铎曾得到一部,编印在《古本戏曲丛刊》中,这已是一 九五○年代的事。《古本戏曲丛刊》一共出了四集,每集售价一百元。不是一般人能买 得起。图书馆收藏此书,都作为善本书处理,因此又不是一般人能借阅。现在,汉明把 它抄出来,加以注释,并冠以一万余言的序论,谋求排印,使它成为大众可得的读物, 这个工作,已经值得赞扬了。她为洪昉思做了一件好事,为古典戏曲的研究和欣赏者做 了一件好事。 翻阅汉明这部文稿,使我想起了她的父亲,清华大学中文系已故教授浦江清。江清 是我的松江同乡,我们在中小学阶段均曾为同学,又是最相知的朋友。从小学到中学, 我们几乎无日不在一起。中学毕业后,江清考入东南大学,我考入之江大学,从此,我 们只有在暑假回家时有一个月的聚会。大学毕业后,江清在清华大学当陈寅恪先生的助 教,我在上海当亭子间作家,此后的岁月,我们就比较疏远,连通信也没有过去的勤了。 江清在东南大学原是修英国文学的,进了清华园以后,逐渐放弃英国文学而热中于 古典文学。在陈寅恪先生的影响下,他的研究方法也走上了考证的道路,于是他写出了 《八仙考》和《花蕊夫人宫词考证》。同时,听说他又对元明戏曲发生了兴趣,这或许 是受了王国维、吴梅的影响。不久,又听说他非但深入到戏曲研究,而且还很高兴唱曲 子。他和俞平伯、朱自清、陈岱孙等人办了一个谷音曲社。 一九三三年,江清在清华任教已满五年,照例可以休假一年,并以公费出国游学。 他决定到英国去,暑假中到上海来候船,住在八仙桥青年会,于是我和他又有了晤谈几 天的机会。有一天,我看见他的旅行包里有一支笛。我心想:你到英国去还要吹笛子吗? 岂知他到了英国,不但在寓所里吹笛,还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中忽然唱起昆曲来,惹得同 车的英国人以为他是一个中国疯子。 一九三九年,清华、北大都迁到昆明,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江清也来了。当时我 和吕叔湘都在云南大学。于是我们在翠湖旁边的承华圃街合租了几间民房作为宿舍。在 这一段岁月中,我经常听到江清在屋子里吹笛拍曲。 今天看了汉明的文稿,她父亲的曲迷风度又浮现在我眼前,想不到他有一个女儿, 也喜欢研究古典戏曲,能继承她父亲的爱好和工作,这真可以说是“中郎有女”,能传 家学,岂非也是一件值得赞扬的事? 给人家的著作写序文,尽管有各种不同的写法,话题总离不了这本著作或其作者。 现在我在这两方面都已谈到,似乎可以说完成了任务。那么,就算它是一篇序文,不知 自愧地让它放在卷首吧。           一九八七年十月三十日 ------------------   黄金书屋 扫描校对 转载请保留,谢谢!
前回主页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