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说鲁迅

孤独者


  看完了王朔的文章,于是想到要来凑凑热闹。王的文章总的说来还是花了些心思的,可以说是较完整地反映了王对周的看法,就是鲁迅不是一个好作家,至少不是最好的。如果我没看完王朔的这篇文章,我会跟他辩论一番的,但看完后,我就觉得没有跟他辩论的必要了,因为王朔坚持认为一个好作家必须作长篇,而且是小说,更得是为艺术而艺术。
  我喜欢鲁迅,但不是因为他是个好作家,其实,对我来说,即使鲁迅没有任何可以算得上是文学作品的东西,而仅仅有一些无法步入“文学殿堂”的杂文,我还是喜欢鲁迅。
  今天写这篇东西的意思是在说明几个问题,主要是关于鲁迅的,王朔说:“鲁迅这个人,在太多人和事上看不开,自他去了上海,心无宁日,天天气得半死,写文章也常跟小人过不去。”这个“天天气得半死”不知从何说起,因为一个看过较多鲁迅作品的人,都应该知道在鲁迅的文章中,欢笑还是多于泪水的,鲁迅的有些作品非常幽默,这样的文字不是那种“天天气得半死”的人写得出的。即使是“一个也不宽恕”,也仅仅是鲁迅先生开的一个小小的玩笑。另外,王朔文中这样写道:“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中。此鲁迅之一副活形也。”前面的都是林语堂的话,而最后一句是王朔的,可我想说的是鲁迅并没有王朔们所想的那么无聊,因为鲁迅从来都没有为了骂人而骂人。
  鲁迅到底生活在怎样一个状况下,今天的人已经很难弄清了,但陈明远还是搞清楚了鲁迅一生赚了不少钱,比我们目前大多数人的经济状况要好,但比王朔还是要差了些,因为他的一本《看上去很美》抵得上一个农民做十五年的。既然弄清了鲁迅不是缺钱的主,那么他为什么有那么多牢骚呢?你看王朔多好,一有了钱,就说:“半个世纪之后,我们的人民不再是鲁迅那个时代完全处于被忽略被遗忘的境地很需要被同情的那伙人了”。我不知道人民的概念是什么,我只知道我们今天的老百姓仍然是处于被忽略被遗忘的境地很需要被同情的那伙人。现状是什么,现状就是仅仅除了象《南方周末》这样的刊物还关心我们的老百姓,而其它的很多很多就只关心象王朔这样的人民,关心他们有没有绯闻,关心他们喜欢什么牌子的汽车,关心他们有没有偷税漏税。
  想想多说也没什么意思,不过在结束之前还得总结一下。
  一,鲁迅的贡献并不是对现实的绝望,而是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有希望才会去写作,如果仅有绝望,那么历史上就不会有鲁迅这个人了。
  二,喜欢鲁迅的人比起不喜欢鲁迅或是对鲁迅不感兴趣的人要少得多,不信的话可以在各大中文搜索引擎上输入“鲁迅”关键字看看。所以说王朔这次不必摆出一副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的样子,因为你现在是多数派了。
  三,这些年我们对鲁迅的宣传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过去的宣传使人们对鲁迅产生了误解,一是人们以为他是政治的工具,二是使人们“只觉得他是一个愤世嫉俗,好像无端活得不快活的怪人。”四,关于说得说不得。并不是说:我说你什么而你没有反过来说我就是说得。
  五,不是“大家都把他淡忘了,我们就进步了”,而是我们进步了,才能把他淡忘了。
  多说无益,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