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精选散文集
鬼的生长

  



关于鬼的事情我平常很想知道。知道了有什么好处呢?那也未必有,大约实在也只 是好奇罢了。古人云,唯圣人能知鬼神之情状,那么这件事可见不是容易办到的,自悔 少不弄道学,此路已是不通,只好发挥一点考据癣,从古今人的纪录里去找寻材料,或 者能够间接的窥见百一亦未可知。但是千百年来已非一日,载籍浩如烟海,门外摸索, 不得象尾,而且鬼界的问题似乎也多得很,尽够研究院里先生们一生的检讨,我这里只 提出一个题目,即上面所说的鬼之生长,姑且大题小做,略陈管见,仁候明教。 人死后为鬼,鬼在阴间或其他地方究竟是否一年年的照常生长,这是一个问题。其 解决法有二。一是根据我们这种老顽固的无鬼论,那末免文不对题,而且也太杀风景, 其次是普通的有鬼论,有鬼才有生长与否这问题发生,所以归根结底解决还只有这唯一 一法。然而有鬼虽为一般信士的定论,而其生长与否却占人人殊,莫衷一是。清纪昀 《如是我闻》卷四云: “任于田言,其乡有人夜行,月下见墓道松柏问有两人并坐,一男子年约十六七, 韶秀可爱,一妇人白发垂项,佝偻携杖,似七八十以上人,倚肩笑语,意若甚相悦,窍 讶何物淫妪,乃与少年儿狎昵,行稍近,冉冉而灭。次日询是谁家冢,始知某早年夭折, 其妇孀守五十馀年,殁而合窆于是也。”照这样说,鬼是不会生长的,他的容貌年纪便 以死的时候为准。不过仔细想起来,其间有许多不方便的事情,如少夫老妻即是其一, 此外则子老父幼,依照礼法温清定省所不可废,为儿子者实有竭暇难当之势,甚可悯也。 又如世间法不禁再婚,贫儒为宗嗣而续弦,死后便有好几房扶养的责任,则此老翁亦大 可念,再醮妇照俗信应锯而分之,前夫得此一片老躯,更将何所用之耶。宋邵伯温《闻 见录》十八云: “李夫人生康节公,同堕一死胎,女也。后十馀年,夫人病卧,见月色中一女子拜 庭下,泣曰,母不察,庸医以药毒儿,可恨。夫人曰,命也。女曰,若为命,何兄独生? 夫人日,汝死兄独生,乃命也。女子涕泣而去。又十馀年,夫人再见女子来泣曰,一为 庸医所误,二十年方得受生,与母缘重故相别。又涕泣而去。”曲园先生《茶香室三钞》 卷八引此文,案语云: “此事甚异,此女子既在母腹中死,一无知识之血肉耳,乃死后十馀年便能拜能言, 岂死后亦如在人间与年俱长乎?”据我看来,准邵氏《闻见录》所说,鬼的与年俱长确 无疑义,假如照这个说法,纪文达所记的那年约十六七的男子应该改为七十几岁的老翁, 这样一来那篇故事便不成立,因为七八十以上的翁媪在月下谈心,虽然也未免是“马齿 长而童心尚在“,却并不怎么的可讶了。还有一层,鬼可见人而人不见鬼,最后松柏间 相见,翁鬼固然认得媪,但是媪鬼那时如无人再为介绍,恐怕不容易认识她的五十馀年 前的良人了罢。邵纪二说各有短长,我们凡人殊难别择,大约只好两存之罢,而鬼在阴 间是否也是分道扬镰,各自去生长或不生长呢,那就不得而知了。鬼不生长说似普通, 生长说稍奇,但我却也找到别的材料,可以参证。《望杏楼志痛编补》一卷,光绪己亥 年刊,无锡钱鹤岑著,盖为其子杏宝纪念者,正编惜不可得。补编中有《虬谈日记》, 纪与其子女笔谈,其三子鼎宝生于已卯四旬而殇,四子杏宝生于辛已十二岁而殇,三女 粤贞生于丁亥五日而殇,皆来下坛。记云: “丙申十二月二十一日晚,杏宝始来。问汝去时十二岁,今身躯加长乎?曰,长。” 又云: “丁酉正月十六日,早起扶乱,则先兄韵竺与闰妹杏宝皆在。问先兄逝世时年方二 十六,今五十馀矣,容颜亦老乎?曰,老。已留须乎?曰,留。”由此可知鬼之与年俱 长,与人无异。又有数节云: “正月二十九日,问几岁有知识乎?曰,三岁。问食乳几年?曰,三年。”(此系 问鼎宝。) “三月二十一日,闰妹到。问有事乎?曰,有喜事。何喜?曰,四月初四日杏宝娶 妇。间妇年几何?曰,十三。间请吾辈吃喜酒乎?曰,不。汝去乎?曰,去。要送贺仪 乎?曰,要。间鼎宝娶妇乎?曰,娶。产子女否?曰,二子一女。” “五月二十丸日,问杏儿汝妇山南好否?曰,有喜。盖已怀孕也。喜见于何月?曰, 五月。何月当产?曰,六月。因问先兄,人十月而生,鬼皆三月而产乎?曰,是。鬼与 人之不同如是,宜女年十一而可嫁也。” “六月十二日,问次女应科,子女同来几人?杏儿代答曰,十人。余大惊以为误, 反覆诘之,答如故。呼闰妹问之,言与杏儿同。问嫁才五年,何得产许多,岂一年产几 次乎?曰,是。余始知鬼与人迥别,几与猫大无异,前闻杏儿娶妇十一岁,以为无此事, 今合而观之,鬼固不可以人理测也。” “十九日,问杏儿,寿春叔祖现在否?曰,死。死几年矣?曰,三年。死后亦用棺 木葬乎?曰,用。至此始知鬼亦死,古人谓鬼死日复,信有之,盖阴间所产者即□所投 也。”以上各节对于鬼之婚丧生死诸事悉有所发明,可为鬼的生活志之材料,很可珍重。 民国二十二年春游厂甸,于地摊得此册,白纸木活字,墨笔校正,清雅可喜,《乱谈日 记》及《补笔》最有意思,纪述地下情形颇为详细,因虑纸短不及多抄,正编未得到虽 亦可惜,但当无乱坛纪事,则价值亦少减耳。吾读此编,觉得邵氏之说已有副署,然则 鬼之生长正亦未可否认欤。 我不信鬼,而喜欢知道鬼的事情,此是一大矛盾也。虽然,我不信人死为鬼,却相 信鬼后有人,我不懂什么是二气之良能,但鬼为生人喜惧愿望之投影则当不谬也。陶公 千古旷达人,其《归园田居》云:“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神释》云:“应尽 便须尽,无复更多虑”,在《拟挽歌词》中则云:“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昔在高 堂寝,今宿荒草乡”,陶公于生死岂尚有迷恋,其如此说于文词上固亦大有情致,但以 生前的感觉推想死后况味,正亦人情之常,出于自然者也。常人更执着于生存,对于自 己及所亲之翳然而灭,不能信亦不愿信其灭也,故种种设想,以为必继续存在,其存在 之状况则因人民地方以至各自的好恶而稍稍殊异,无所作为而自然流露,我们听人说鬼 实即等于听其谈心矣。盖有鬼论者忧患的人生之雅片烟,人对于最大的悲哀与恐怖之无 可奈何的慰藉,“风流士女可以续未了之缘,壮烈英雄则曰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相信唯物论的便有祸了,如精神倔强的人麻醉药不灵,只好醒着割肉。关公刮骨固属英 武,然实亦冤苦,非凡人所能堪受,侧其乞救于吗啡者多,无足怪也。《乱谈日记》云: “八月初一日,野鬼上乩,报萼贞投生。问何日,书七月三十日。问何地,曰,城 中。问其姓氏,书不知。亲戚渭,肉历久不投生者尽于数月间陆续而去,岂产者独盛于 今年,故尽去充数耶?不可解也。杏儿之后能上乱者仅留萼贞一人,若斯言果确,则扶 驾之举自此止矣。”读此节不禁黯然。《望杏楼志痛编补》一卷为我所读过的最悲哀的 书之一,每翻阅辄如此想。如有大创痛人,饮吗啡剂以为良效,而此剂者乃系家中煮糖 而成,路人旁观亦哭笑不得。自己不信有鬼,却喜谈鬼,刘于旧生活里的迷信且大有同 情焉,此可见不佞之老矣,盖老朽者有些渐益苛刻,有的亦渐益宽容也。                    廿三年四月              (1934年4月作,选自《夜读抄》) ------------------   公益图书馆扫校
前秀莎文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