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夜话(三集)
水上菜园

  



你看见过浮在水面上的菜园吗?我想可能有一些人肯定地没有看见过,甚至不会相 信真的有这样的事情。然而,这不但是事实,并且是合乎科学的,值得我们加以提倡和 试验。 唐代有一部书,名为《玉堂闲话》,作者无名氏。书上有一段记载,是关于水上菜 园的,它写道: “广州番禺,常有俚人牒诉云:前夜亡失蔬圃,今见在某处,请县宰判状往取之。 诘之则云:海之浅水中有荇藻之属,风沙积焉,某根厚三五尺,因垦为圃,以植蔬。夜 为人所盗,咨之百里外,若浮筏故也。” 看起来,远在唐代,这种水上菜园在广东沿海地区就相当流行了,其他地区是否当 时也有,虽然这部书上没有一一交代,但是后来在福建、浙江等地却有类似水上菜园的 形式出现。 这种水上菜园的数量颇为不少,所以仅仅番禺县就“常有俚人牒诉……失蔬圃”。 既然说是“常有”,显然不是个别的。而且这里所举的不过是提出控诉的一部分例子, 至于没有提出控诉的当然还有。那末,我们不难推想得到,其他种植水上菜园而没有失 盗的,无疑地就有更多了。 如何形成这样的水上菜园呢?番禺县的这个例子表明,这种水上菜园是由水中荇藻 之属堆积而成,形如浮筏,厚度约有三五尺以上,可以种植蔬菜。明代徐光启的《农书》 等也曾描写这种浮筏式的菜园,当时叫做“葑田”。这种菜园是“以铁索系于水边”, 所以不容易被水漂走。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水上菜园出现呢?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在南方人口稠密的地区, 农民们十分重视园艺的经营。种菜园的人们,收入比普通农民要高出好几倍,生活水平 自然也高得多了。但是,在这些地区,耕地面积却相对地少于他处,因此,人们不能不 想出千方百计,力求增加耕地面积,特别是要增加蔬菜种植的面积。恰好在南方各地, 江河、湖泊、沼泽以及沿海一带,水面较大,人们就想出了一些办法,与水争地。过去 有许多圩田、围田等,便是人们与水争地的最常用的方法。而水上菜园则是另一种方法, 实际上这种方法比圩田、围田远为高明。 凭什么能够判断水上菜园比圩田、围田的方法更好呢?这就因为水上菜园实际上并 不占地,也就是不缩小实际的水面。它的好处就在于它无论水深水浅,都紧紧地依靠水 面而又不与水争地。当着那些圩田和围田把水面挤得很小,以致洪水暴涨,又把圩田和 围田冲垮的时候,水上菜园却随涨随落,升降自如。 由此可见,水上菜园确实是南方园艺经营中的一个重要创造。我们应该把这种经验 再一次介绍出来,并且在北方做一点新的试验。 在北方,大部地区虽然人口不如南方的稠密,因而耕地的使用要比南方的粗放。可 是,随着城市和工业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蔬菜供应,北方的蔬菜种植面积正在日益扩 大,而蔬菜的种植需要肥沃的土地,这种土地在北方却比较少。加上近些年来大兴水利, 不少原先很肥沃的土地变成了水库,这在一方面固然使耕地面积相对减少了,而在另一 方面则带来了很大的利益。利用这许多新修的水库,不但可以充分地灌溉原先干旱的土 地,大量地改造旱地,成为水田,在水库周围的山上,便于造林,种植果树,发展牧畜 业,并且在水库中还可以繁殖鱼类及其他水产。如果再把许多水库中的水面尽量地利用 起来,造成水上菜园,那末,北方的蔬菜种植面积实际上就可以大为增加。 要兴建水上菜园,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条件。无论利用什么材料都可以编成浮筏, 面积大小也可以随着实际需要而伸缩。要把浮筏拴在岸边,不使它漂走。在浮筏上面可 以堆积各种杂草、野藤,和以泥土。如果在海边的水面上,由于海水是咸性的,就必须 使用酸性的基肥。上面种植什么蔬菜,要根据土质、气候等条件而不同。这样的水上菜 园,即便布满在水库四周的水面上,也丝毫不会妨害水下鱼类的正常活动,反而对于养 鱼有益。 这又是一个大胆的建议,希望研究园艺学和其他有关的专家,考虑这个问题,设法 进行一些小型的试验,看看结果如何。 ------------------   黄金书屋 扫描校对 转载请保留,谢谢!
前回主页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