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杂志举办的文学拉力赛第三期上,邓贤的《流浪金三角》以三票支持两票反对的成绩获得了该期的冠军。但是,毕淑敏、曹文轩两位小说家的反对票,以及曹文轩先生“纪实文学不是文学”的说法,却引发了诸位人士对“纪实文学”的各种议论。作者邓贤对遭到“非文学”的评价丝毫没有惊异的表示。早在几年前,他的《大国之魂》就被“中国报告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评委会双双拒之门外。其原因恐怕和现在毕淑敏投反对票的理由如出一辙:
“我完全相信作者的勇敢探险,并且非常钦佩他的冒险精神。但是,这部作品本身的不确定性,也就是纪实文学这种体裁本身的特性,使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问自己‘这是真的还是假的’真、善、美嘛,真是第一位的。国际上普遍的对文体的划分是虚构和非虚构两种,而纪实文学是得双方之利又无法让双方去判断。这种国际上也不流行的体裁具有先天的不确定性,使人在阅读时往往无所适从。”毕淑敏如是说。而且,她还将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和《流浪金三角》进行了比较。“《红星照耀中国》是具有史料价值的采访手记,是真实的记录;而《流浪金三角》则难以判断想象和纪实之间的界限。”
同样投票反对的曹文轩先生不愿意再就此事发表意见,而著名评论家雷达先生在投票支持之余也指出:“这是一个难得的文本,局外人无法验证其确切的真实程度。”真实性似乎成为了论说优劣的焦点。
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寻找北京人》的作者李鸣生也认为:“邓贤的作品很有个性和震撼力,之所以有一些地方让人不可信,关键问题出在某些叙述方式上。如果一定要划分,我乐意把他的作品称为‘纪实小说’,当然这只是一个说法,任何划分应该都是没有高下之分的。”
邓贤认为纪实文学是一种新的文体:
“我对这种文体有信心。这是我无意之中走出的一条路,我对这种文体具有开创性的贡献。”邓贤的《大国之魂》、《中国知青梦》和《流浪金三角》都是以过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的纪实文学作品。邓贤说:“我常常把在生活中汲取到的爆破力变成作品中的审美效果。我不是记者的‘无距离’也不是小说家的‘远距离’,而是一种‘中距离’的写作。这样‘中距离’的写作的确容易产生真实性的问题,这正是这种文体不成熟的地方。我有信心推动这种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的文体走向成熟。”邓贤说自己的作品受读者欢迎倒绝非吹嘘。
摘自7月26日《中华读书报》 于 静文
【公益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