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慧秀莎文学**
腊月·正月(梗概)
贾平凹
这地方狭小,偏远,却是商州的一大名镇。教了三十四年的书的韩玄子,将职务让高中毕业未考上大学的二儿子二贝顶了,寓居在故里,自称“商字山第五皓”。引以为荣的,是大儿子大贝大学毕业后在省报当了记者。自己退休后被公社委任为文化站长,乡人尊称为“老师”、“先生”,仍显山露水,不某寂寞。
但从去年春天以来,许多人和事却不能使他称心如意。在家里,二贝越来越不听从他。特别是媳妇白银,地里活计不出力,家里的杂事没眼色,更使他不能忍受。在镇街上,也有他不顺心的事。最使他不快的是王才。王才曾经是他的学生,家境贫寒,身子弱小,夜里还尿床,读到初二就被迫退学当了农民,每天只拿六分工作。“王才是什么东西,全公社里,谁看得起他!”韩玄子总是那么说。土地承包之后,这王才先是在油坊干粗活,后贩卖商芝折了本,被城里一家街道办的食品加工厂收留当临时工。干了两个月,回乡也闹腾着办起了食品加工厂。凭着一肚子精明,人勤眼活,竟很快发展起来。二贝背着父亲也为王才出主意,帮手脚。
韩玄子跟儿子闹别扭,百无聊赖,就披着羊皮大袄上镇街去。在近镇的承包地旁,见光头狗剩在麦地里上炕土。狗剩向他透露说,王才家忙着搞加工厂,将三亩多地转让给他种了。韩玄子听后变脸失色:“胡来,胡来!谁给他的政策?他要转你,你就敢接?”这话使狗剩慌了神,便将地退给了王才。
王才想走一条适合于这秦岭山地,适合于这镇子,适合于自己的道路。他谋算着要买台烘烤机,扩大作坊,增加品种。到了腊月,便开始动手了。他听说生产队要卖掉紧挨着自家的四间公房,便想买过来。但韩玄子向他的侄儿队长出了抓纸蛋儿,谁抓到公房归谁买的点子。结果,纸蛋儿被一个无意买房的姓李的社员抓到。姓李的便去讨好韩玄子,说:“这是特意儿为你佬抓的。”韩玄子抓到了买房的权利,先是动员两个儿子买房,儿子不同意,他便让二贝转给了韩姓家族的秃子。谁知秃子又让给了王才。王才买到了公房,便扩展工厂,招人入股。韩玄子恶气在胸,几天病倒在床上。
春节将临,县上准备开社火比赛大会。公社王书记让韩玄子去办。韩玄子接了任务便要落实下去。但各队都不热心,关键是没有经费来源。接人头纳钱,又受到一些人的抵制。王才主动提出负责出一台社火蕊子,说:“热闹是自发的,盛世丰年,让大家硬摊钱就不美气了。”但韩玄子坚决不同意:“这不是晾全村的人吗?这不是拿他是几个钱烧燎别人吗?”
王才感到自己收入一天天多起来,人缘却似乎成反比例地下降,一个人先富,有多大的阻力。他思谋着要为村上、镇上办点好事。为社火蕊子的事被拒绝后,他准备在大年三十晚上包一场电影,向乡亲们祝贺春节。韩玄子得了消息,硬是让跟他称兄道弟的杂货店店主恐德胜也包一场。由于他亲自出面,巩德胜的一场放映的是新到的武打片《少林寺》,吸引了大半观众,令王才十分伤心。
正月,是民间的乐,人伦的乐。韩玄子在炮竹声中又增了一寿。他披上羊皮大袄,进这家,出那家,吃喝得没完没了。王才接连三次去韩家拜年,最后一次才见到韩伯,但只谈了些甜不甜、咸不咸的话。按习惯,春节晚上狮子队要上户“喝彩”。韩玄子关照西街狮子队头儿不要到王才那里去,说,王才会摆阔气,影响村里的团结。当晚,狮子队经西街、中街到东街,直奔韩玄子家喝彩。韩玄子又是递酒又是送烟,没有人不说这家体面的。王才请不到西街的狮子队,便到邻村白沟请来一队,热闹的场面胜过韩家。之后,狮子队还接连来了两次。韩玄子当然又不免生气。
正月十五,韩玄子要为女儿叶子“送路”。这是山地人家出嫁女儿的一件大事,待客的人体面,被待的人荣耀。王才早被韩玄子排除在送礼人之外。这天一早,韩玄子点着了第一声鞭炮,接着就开始接待客人。他是一家之主,此时却显示了一国之君的威风。十一时,韩玄子要临时去公社迎接来镇拜年的县委马书记,还告诉人说:“说不定马书记要来咱拜年。”但大伙等到十二时半,还不见韩玄子回来,却传来了马书记要给王才拜年,支持王才办厂的消息。一些客人就往王才那里跑。二贝娘只好叫开饭,安排客人入席。这时,韩玄子和四个公社大院的干部匆匆赶到。只见他脸色铁青,带着苦涩的笑。他心中暗想:王才通天了!
马书记参观了王才的加工厂,称赞王才说:“我还以为咱山地没这个基础,你倒先闯出路子了。”同来的通讯干事还为马书记和王才合照了相。这之后,王才家里的人开始抬头挺胸,在镇街上逢人便讲厂里的事。王才为此大发雷霆:“你们张狂什么呀!咱有多大本事?有多大能耐?咱能到了今天,多亏的是这形势,是这社会。咱要踏踏实实干事,本本分分做人!谁也不能在韩家老汉面前有什么不尊重的地方!”
正月十七,春节终于过去了,二、三月里是最困人的的季节。韩玄子明显地衰老了,也越来越看重钱财,看重这个家了。为了挣钱,白银也进了王才的加工厂干活。韩玄子知道后,没表示什么,只将眼瞪得直直的。在四皓墓旁,他对来寻找他的老伴说:“他娘,我不服啊,我到死不服啊,我到死不服啊,等着瞧吧,他王才不会有好落脚的!”
(原作载《十月》1984年第4期)
《腊月·正月》作者贾平凹,1953年生,陕西丹凤人。7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即写小说、又做散文。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山地笔记》、《野火集》、《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太白》,长篇小说《浮躁》、《废都》,散文集《月迹》、《爱的踪迹》、《心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等。贾平凹有影响的小说作品大都取材于商州故土上的现实生活,反映经济变革声浪中农民思想意识、观念习惯的嬗变,散发出浓重的时代气息;同时又在对秦川山地细致逼真的描绘中呈示出古朴的人情世态。在艺术表现上,追求行文的“雄中有韵,秀中有骨”,用笔平实自然、凝重深厚。1983年后陆续发表的“商州系列小说”,“以《小月前本》、《鸡窝洼的人家》、《腊月·正月》为代表,明显地反映了作者在“求变”心理支配下创作意识的深化和艺术追求的自觉。
作者确定“以商州作为一个点,详细地考察它,研究它”,并将这种考察、研究的着眼点放在商州这一特定地域的地理、风情、历史、风俗上,集中反映改革声流对农民生活观念、土地观念、道德伦理观念等的重大影响。《腊月·正月》表现乡村能人间内容丰富的矛盾斗争。退休教师韩玄子,在知识、名望、家庭经济实力等方面远胜于出身贫寒、地位卑微的普通乡民王才。但王才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参与经济变革,不无艰难却一步步走上创业道路。虽然,韩玄子想方设法算计王才,竭力阻遏王才的发展,而最终陷入四面楚歌的,却正是他自己。而且,这一新旧替代的过程只经历了腊月到正月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小说对韩玄子在竞争中迅速败北的结局安排,充分显示出经济变革对农村社会的人际关系,对农民观念意识、习惯带来的重大变动和令人惊叹的变化。这部作品跟同期一些反映农村经济变革的作品相比,它主要着墨于农民的思想意识领域而不是社会政治经济领域,主要表现改革流潮冲击下的农民自身观念的演变和内心躁动而不是改革与守旧两种社会力量的交锋;跟作者本人的《小月前本》、《鸡窝洼的人家》等作品相比,它更直接地从正面否定了传统观念、传统道德中落后、消极的成分,更有力地否定了时代的落伍者。作者坚定地站在新的社会力量一边,热烈称颂当今生活中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新的观念和新的人物,严历鞭挞民族性格中带有封建文化积淀的种种劣质,表现了作者要从更高的立足点上反映社会变革和臧否人物的倾向。
作品着力刻划“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或者是经受住经济变革风流考验并脱颖而出的小人物,或者是观念陈旧、思想保守、落伍于时代的小人物。乡村退休教师韩玄子,原本属于小人物之列。但在偏僻、落后、贫困的山乡,他以社会名流及跟乡镇干部的结交中获取了一种无形的权势和家长般的尊严,颐指气使,骄矜专横,在乡民眼里俨然成了庞然大物。不过,尽管他有几十年的教书生涯,却没有从骨子里清除根深蒂固的传统意识,在官冕堂皇的言行背后时时流露出小生产者的狭隘、守旧,严重的封建宗法尊卑观念以及爱虚荣、讲排场、摆阔气、要面子等世俗习气。作为一种社会势力的象征,他的走向没落是历史的必然。王才社会地位低下,属于最不起眼的乡间小民。在韩玄子面前,他自认卑微,小心规避,一再退让。他的拘谨谦恭、委曲求全,决不显山露水的自我要求,不仅反映了这一人物的个性,同时也反映了人物所处的特定社会环境和人文背景。作为秦岭山地的农民企业家,王才的事业才刚刚起步,加工厂还带有作坊性质,与现代企业相距甚远。但他精明能干,“踏踏实实干事,本本分分做人”,在改变自身命运的道路上步履维艰却不乏进取精神。新的时代、新的形势正在造就他成为农村新人。作者以底层小人物的个性塑造来探讨经济变革中必将涉及的道德伦理、人情世态的种种问题。显示出构思的深刻与成熟。
与上述特点相联系,作者力图“相应地寻出其表现方式和语言结构”。在《腊月·正月》的创作中,他更注重对生活作“近乎实录”的反映,并从秦川山财的乡风民俗、人情地理、服饰建筑等的描写中暗示出一种久远的民族文化。而作者的才力又使他能够将这种带有古朴情调的生活置于理性的层面,从而使作品显示出强烈的内在魅力。
《腊月·正月》成功地展示了韩玄子这一新乡绅丰富的内心世界,而对改革时代的弄潮儿王才形象的刻划则稍欠立体感;与作者不少作品的轻灵相比,这部中篇也显得过于滞重了些。
***
【此文原载于作家协会网站,宇慧文学视界编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