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美文学的辛勤耕耘者
郑恩波
在当代中国文坛上,恐怕没有谁能比刘绍棠更具有典型意义。他以短暂但极富
有创造力的人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终生都具有标杆价值的传奇式作家的光辉形象:
少年时,他是一个昭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新中国文学生命力的“神童”作家;
22年坎坷中,他是一个“莫因逆境生悲感,且把从前当死者”,在荒屋寒舍土炕上
创造了奇迹的真正的无产阶级作家;晚年,面临重病和死亡的威胁,他是一个不屈
不挠,英勇拼搏,以罕见的革命意志和硬骨精神,把自己锤炼成保尔·柯察金式的
钢铁作家。刘绍棠,这位蜚声海内外的著名作家,在近五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始终
都是人们敬仰、学习的榜样。
众所周知,1957年,在严重扩大化的反右斗争中,刘绍棠曾作为文艺界“三大
反党典型”之一,遭到全国范围的过火批判和斗争,最后被错误地划为“右派”,
沦为贱民,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历史早已作出公正的结论:刘绍棠不是反党反社
会主义的“右派”,而是对党和社会主义怀有一颗耿耿忠心的孝子。绍棠是如何对
待这一坎坷的遭遇呢?请听他对党和人民倾诉的肺腑之言:“比起整个革命事业的
惨重损失,我的小小坎坷是微不足道的;比起党的山高海深的养育之恩,个人的小
小委屈更是微不足道的。革命的道路很长,个人的生命有限,拨乱反正,百废待举,
不应把有限的生命沉缅于悲怀过去,而应全力以赴,奋然前行,建造未来。而且,
像我这个未经战火洗礼和严酷考验便少年入党的人,这22年的坎坷正是一次难得的
锻炼,使我在信仰。意志和党性上,得到坚实、坚强和坚贞。对于一个作家,这22
年的坎坷又是一次真正的深入生活,给我的创作带来了深远的益处。”[注]正确的
认识给予绍棠以巨大的前进动力和夺取胜利的决心,他是这样向党掏出贞洁、忠诚
的赤子之心的:“回首往事,环顾今朝,瞻望未来,我该怎样报答亲爱的党,我该
怎样报效祖国和人民,我该怎样答复我的老前辈、老朋友、老同学、老读者以及对
于我寄予热切希望的同志们呢?我想得很多,很多。我想,让我从21岁开始。让我
加倍努力为党的事业奋斗,为祖国和人民效力,为社会主义文学劳作,来弥补我21
年创作生命的空白。”[注](黑点着重号为笔者所加)这两段话是重新站起来的刘
绍棠执笔为文的政治纲领和战斗号角。在新时期里,与党和人民时时刻刻连着心的
刘绍棠,一直以此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积22年的生命爆发力,专心致志,日
夜兼程,取得了高产、优产、稳产的丰硕成果,发表出版了12部长篇小说:《地火》、
《春草》、《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敬柳亭说书》、
《这个年月》、《十步香草》、《野婚》、《水边人的哀乐故事》、《孤村》、
《村妇》。9部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声》、《刘绍棠中篇小说集》、《蒲柳人家》、
《瓜棚柳巷》、《小荷才露尖尖角》、《烟村四五家》、《黄花闺女池塘》、《花
街》、《野婚》。3部作品选:《刘绍棠小说选》等。2部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
《蛾眉》。11部散文短论集:《乡土与创作》、《我与乡土文学》、《一个农家子
弟的创作道路》、《我的创作生涯》、《论文讲书》、《乡土文学四十年》、《蝈
笼絮语》、《如是我人》、《红帽子随笔》、《四类手记》。《我是土著》。1部自
述:《我是刘绍棠》。总共有近700万字的作品问世。另外,新时期以来,绍棠还提
出并建立了旨在“坚持文学创作的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性质;坚持现实主义传统;
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学的民族风格;继承和发扬强烈的中国气派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描写农村的风土人情和农民的历史与时代命“运”的乡土文学理论,高高地举起半
个世纪以前鲁迅先生树起的乡土文学的大旗。刘绍棠师承孙犁,继承并发扬我国古
典文学和五四新文学的优秀传统,学习和借鉴古今外国进步文学的有益经验,将
“荷花淀派”的柔媚、清丽之美与“燕赵文化”的阳刚、劲健之美很好地结合在一
起,建立起独具风光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刘绍棠高尚的人品和杰出的文学成就,
博得文坛内外极高的评价和热烈的赞扬。人民群众授予他“人民作家”[注]的光荣
称号,是对他最好的嘉奖。
一
社会主义文学,是能够培养人们美好的感情和高尚的情操,给人以崇高的美的
享受的文学;社会主义文学,是能够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净化人的灵魂,给人以鼓
舞和力量的文学。总之,社会主义文学应该是美的文学。
绍棠很早就懂得美在社会主义文学中的重要意义,他说:“孙犁同志的作品唤
醒了我对生活强烈的美感,打开了我的美学的眼界,提高了我的审美观点,觉得文
学里的美很重要。”[注]进入新时期,绍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他特别强调乡土文学就是要专门“表现人的美,地区的美,风光景色的美。”[注]
这时期的小说,不用阅读,打开书本,只要看看那一个个俏丽俊秀的标题,你就仿
佛走进了百花争妍。芳香四溢的美的世界里。瞧瞧吧!《蒲柳人家》、《小荷才露
尖尖角》、《花天锦地》、《凉月如眉挂柳湾》、《黄花闺女池塘》……多么使人
陶醉。令人神往的天地啊!
这些作品构筑的人物画廊,更是栩栩如生,斑斓耀眼。映入你的眼帘,让你心
爽振奋,百看不厌。不用翻书,我们随便就可以拈出个名单。从清朝末年、民国初
年到本世纪八九十年代,北运河畔(应当说整个中国北方农村)各种各样的美好人
物,都在绍棠的小说里闪烁出璀灿的光辉。请看:历经三灾八难,在坎坷与苦难中
依然保持着运河儿女干百年来固有的多情重义、侠肝义胆的美好品德的谷老茬子大
伯(《京门脸子》)、叶三车(《花街》)、何大学问、柳罐斗、吉老秤、一丈青
大娘(《蒲柳人家》)、老虎跳(《豆棚瓜架雨如丝》)、柳梢青和柳叶眉父女
(《瓜棚柳巷》;心地宽厚善良,为搭救阶级弟兄牺牲一切,一生一世不求享受,
专以奉献为快乐的碧桃(《碧桃》)、青凤(《二度梅》)、唐大姐(《这个年月》)、
谷玉桃(《京门脸子》)、水芹(《绿杨堤》);狂风暴雨中不弯腰,喜庆日子里
不骄矜,为追求真理英勇抗争的牛蒡(《村妇》)、徐芝罘(《这个年月》)、戈
弋(《碧桃》);脚踏运河的泥土,头顶社会主义的蓝天,为革命苦斗了大半辈子,
到了晚年依然葆其美妙之青春,一身凛然正气的好干部鲍春知(《柳伞》)、田老
师(《这个年月》);洗净蹉跎岁月留下的浊水污泥,医治好动乱年月造成的累累
伤痕,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率领父老乡亲奔向美好明天的先进青年俞文芊、花碧
莲(《小荷才露尖尖角》)、艾和好(《花天锦地》)、刑春塘(《吃青杏的时节》)
等一大批有棱有角的人物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让我们进一步看到了社会主义中
国的人情美、世情美、风情美;更加深刻地懂得了改革开放一开始绍棠就提出的
“农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是创造中华民族道德的阶级”这一论断的深邃内涵。
中外文学史证明,塑造英雄人物是一切进步文艺的重要特征和普遍规律。当然,
这种英雄人物应该是性格鲜明、感情丰富,能够唤起读者心灵共鸣的活生生的艺术
典型,而不是某一政治概念的传声筒。建国17年的文艺作品,曾为我们塑造了周大
勇、朱老忠、杨子荣、梁生宝、董存瑞、江姐、刘胡兰、李向阳、韩英、林道静、
欧阳海等一大批得到广大读者和观众衷心热爱的英雄人物形象。遗憾的是,新时期
以来的文艺作品中,却很少能见到上述那样一些光彩照人的俊美形象了。然而,恰
好是在英雄人物、社会主义新人形象越来越远离读者和观众的时候,刘绍棠的小说
为我们提供了众多的如同过江之鲫的美好农民的形象,展示了社会主义文学的勃勃
生机和独特之美。这是刘绍棠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建立的非凡的历史性功绩。
在绍棠塑造的大量美好的农民形象中,劳动妇女的形象,占有格外重要的地位。
绍棠曾大动感情地说:“鱼菱村虽然没有《红楼梦》的十二金钗,却有自己土生土
长的十二荆钗,我是贾宝玉投胎到蒲柳人家,自幼就喜欢追随女性……”[注]最后
一句当然是与读者开玩笑的戏言,不可当真。但他把土生土长的农家女儿当作《红
楼梦》的十二金钗来讴歌,却是千真万确的。绍棠说鱼菱村有十二荆钗,其实不止
有十二个,而是二十四个、三十六个……让我们只以新时期的作品中检阅一下荆钗
们的阵容:望日莲(《蒲柳人家》)、青凤(《二度梅》)、春柳嫂子(《渔火》)、
柳叶眉(《瓜棚柳巷》)、蓑嫂(《花街》)、陶红杏(《草莽》)、杨天香(
《鱼菱风景》)、火烧云(《荇水荷风》)、桃帘红(《蒲剑》)、黄莲(《芳年》)、
金枝玉枝和翠枝(《吃青杏的时节》)、云桂香(《乡风》及长篇《孤村》)、小
红兜肚儿花红果和谷双秀(《水边人的哀乐故事》)、丫姑红枣儿早青儿和郝三嫂
(《孤村》),等等。这些土生土长的农家女儿勤劳、善良,赤诚情真,爱憎分明;
对爱情忠贞不渝,为正义和真理可以献出一切。她们心灵纯洁如玉,品格高贵似金。
如果把她们当中的每个人单独摆出来,似乎还显不出有什么特殊的价值。但是,将
她们列起队来整体观瞻,却显得是那样的威武雄壮,引人瞩目。她们以罕见的聪明
才智和真善美的道德力量,组成了一个隽妙无比的女儿国。这个女儿国是中华民族
的柱石;这个女儿国是人类文明准则的展览中心。
人类的历史本来始于母系社会,妇女对人类的发展作出过男性不能比拟的贡献。
然而,几千年来,妇女的地位一直很不公平地处于男人之下,造成了人世的不平。
物不得其平则鸣,因此,女性的命运便成了文学作品常常表现的主题。《红楼梦》
之前,文人们只在女性的不幸这一点上作文章,即人们常说的红颜命短。伟大的曹
雪芹在其流芳百世的《红楼梦》里,第一次描写了女性的才智,显示出了不起的民
主精神。不过,他所赞美的还是有一定文化教养的上层妇女,对下层妇女只是偶尔
捎带几笔。五四以来,茅盾、巴金、曹禺等著名作家,扩大了表现女性的范围,但
仍未克服这一局限,劳动妇女始终未能在他们的作品里占据主导地位。延安文艺运
动兴起之后,表现普通妇女的作品有了明显的增加,但作家仍还是在她们的英雄业
绩上大使笔墨,很少有人在描写普通劳动妇女的才智和灵性上下大功夫。这种情况
只有在刘绍棠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里,才有了彻底的改观。刘绍棠是源远流长的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集中全力,以近700万字的宏大规模,专门描写、赞美普通劳
动妇女的智慧与才干、道德与情操的作家。文学史家们应该也必须用足够的篇幅载
下乡土文学大师刘绍棠为普通劳动妇女在文学作品中取得真正与男性平等的地位而
付出的艰辛劳动和建立的不朽功勋!若干年以后,人们必将怀着像对待伟大的曹雪
芹那样的热情和敬意来评价刘绍棠的全部作品,观瞻他为中国文学营造的花团锦簇
的女儿国;也必将会发现迄今还未被某些人所认识或不愿认识的伟大之处和宝贵价
值。
也许有人会说:难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全十美,毫无缺点的民族?作家就不能
揭露她一点什么?
诚然,如同世界上许多伟大的民族不是神一样,中华民族当然也不是至高无上
的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他们身上(包括农民在内)确实存在一些与时代不相称的
毛病。但是,他们的本质是好的,是得到全世界承认与赞美的。对此绍棠有着非常
清醒的正确的认识:“咱们中国的尊敬长辈、赡养父母、邻里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这些传统美德,都是外国人所羡慕的。”“中国人讲究有情有义。”“勤劳、勇敢、
善良、吃苦、耐劳。有自尊心、有忍耐精神、互相团结等美德,在农民身上都体现
出来了,形成了我们民族的性格特征。”[注]“他们尽管性格不同,却都是好人。
他们没有出人意外的新思想,却有传统美德的闪光。只要有他们,生活就充满美好
的希望。”[注]我认为,这种对中华民族特别是对农民的正确认识、全面评价、衷
心敬爱,是绍棠能够塑造出一批又一批俊美可爱的人物雕像的主要动力。
绍棠塑造俊美可爱的人物雕像,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如果说青少年时代由于
生活经验不足,对人生和社会还缺乏深刻的洞察与理解,因而对农民身上的美好品
格表现得还比较表面,作品还缺乏应有的深度的话,那么经过22年严酷的考验和艰
苦的磨砺,重返文坛近20年的时间里创作的有如群芳竞艳的一系列新作里,我国农
民的美好品德和性格特征,则得到了纵深的、全面的、立体的反映与表现。假如说,
青少年时代刘绍棠塑造的美好人物形象是素描画,那么,新时期里塑造的俊美形象,
则是色彩绚丽的水彩画或油画。从调子上来看,假如说青少年时代赞美新人新事的
短篇作品,是轻松活泼的乡村短笛、田园牧歌的话,那么新时期里大量的描绘北运
河儿女历史与时代命运的中、长篇小说,则是凝重激越的交响诗、进行曲,虽然不
少作品仍不乏短笛和牧歌所固有的情调。
二
在绍棠的眼睛里,粗声大脚的父老乡亲是世上最美的人。他总是怀着儿女般的
深情,选择最美妙、最准确、最富有色彩和音乐性的语言,描写人物的肖像美。这
类描写在绍棠新时期的小说里比比皆是,让我们从本书所选的篇章中随便摘出几段:
《蒲柳人家》中的周檎多么令人爱慕:
周檎二十岁左右,清秀的高个儿,两道剑眉,一双
笑眼,高鼻梁儿,嘴角上挂着微笑,满面和颜悦色,一
看就知道是个文静和深沉的人。
《京门脸子》里的谷老茬子大伯,又是多么富有英雄气概和传奇神采:
村里人都夸他(谷老荐子大伯)武艺高强,我可从
小到大都没看见他卖弄过一回,也没见过他动手打架。
我只见过他正月十五赶庙会,河上的冰像玻璃,扔下一
个土坷垃,能砸一个窟窿;他却能把我扛在肩上,不慌
不忙从冰面上走过去,玻璃似的冰面不裂口子。数九隆
冬时节,冰冻三尺地裂缝,他却不穿棉裤和棉鞋,没得
过一场病。收割的高粱地,高粱茬子像一把把尖刀,他
能光着脚从高粱茬子上走一垄。
人夸绍棠有支女儿笔。这并非过分夸张,请看《花街》中的蓑嫂是何等令人赞
佩:
蓑嫂是杨柳青的人,水乡画户出身,编织手艺胜过
叶三车,还会画两笔水墨丹青。春打六九头,叶三车巧
手糊风筝,蓑嫂提笔画个毛脚大螃蟹,彩翅花蝴蝶儿,
赶集上庙卖个好价钱,扯几尺花布红头绳儿,打扮小女
金瓜。蓑嫂本来长得好看,弯弯的眉,春水的眼,鸭蛋
圆儿的脸庞,丰满茁实的身子。自从跟叶三车天作之合
成双成对儿,春暖花开草色青,越法水灵新鲜了。
《小荷才露尖尖角》中的花碧莲,又是多么美丽动人,富有魅力:
花碧莲虽然身姿娇小,可是一巧破千斤。拔苗、插
秧、割麦……人高马大的女人紧追慢赶,跌打滚爬,也
只能拾她的脚印。她不慌不忙,有板有眼,遥遥领先,
身后留下一缕淡淡的紫丁香气息。她长得好看,阳春三
月从桃李树下跑过,彩蝶纷飞,一拥而上,追她一程又
一程;拐了弯,出了村,过了河,折下柳枝子扑打,打
也打不散。
好一个人间彩蝶仙子!这样一个连彩蝶都要追逐竞美的女子,怎能不使青年男
子为之倾倒!仅仅借用彩蝶追佳人这一细节,就把姑娘的俊美渲染得活龙活现,令
人心驰,叫人神往。这是绍棠描写人物肖像美的绝技。
仔细阅读绍棠的作品,就会发现:青少年时代,他对人物肖像、仪表的描写,
常常只用几笔带过,写得最细之处,也超不过五六十字。而在新时期的作品里,他
对美好人物肖像、仪表的描写,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有时细腻得犹如工笔画。
看得出来,他在这方面储藏的词汇极为丰富,动起笔来,滔滔不绝,瓷肆汪洋。这
一点恐怕不能用他读书多而杂作解释,我想这还是与他坎坷的经历,乡亲父老对他
情多义重,而他对此又决心感恩图报有直接关系。也可以说,绍棠给粗手大脚的爹
娘画像画得那么逼真传神,惟妙惟肖,是他“从思想性情到生活习惯,开口说话,
为人料事和艺术情趣,都发生了返璞归真的变化”[注]的反映。
绍棠是描写人间美好情感的大手笔。面对他笔下的亲情、友情、同学情;师生
情、爱情,读者常常被激动得心潮翻涌,热血沸腾,泪水盈眶,坐立不宁。因篇幅
限制,本文只能就爱情(包括情爱和性爱)描写,对这一问题作一点探索性的剖析。
作为人类生存意识和生命行为的一部分,情爱和性爱在文艺作品里占一席位置,
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这些年来,由于资产阶级文化、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
的渗透和影响,再加上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一度泛滥,不健康的,庸俗下流的,
甚至极端腐朽丑恶的性描写和打着开放、解放人性的幌子,实际上宣扬、鼓吹性爱
的盲目性。自私性、动物性、野蛮性的所谓新观念,不是形成了性大潮,而是爆发
了性海啸。我们好端端的社会主义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出现的倒退、颓废、沉沦的
倾向,在这个领域里暴露得再充分不过了。这不能不引起一切正直的人们和决心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献身的作家的极大愤慨和密切关注。
正是在这样恶浊的空气里,决心为真、善、美而斗争的刘绍棠挺身而出,大声
疾呼:“身为长者的人们啊,给我们的青少年以真、善、美的教养吧,再也不要利
用他们的天真纯洁,诱骗他们饮食假、恶、丑的精神污水和思想垃圾。而我们这些
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作家们,更应该记取这一段历史的惨痛教训。执笔为文,
不忘将青少年培育成社会主义新人的神圣天职。写什么,怎么写,要严肃从事,绝
不能以自己的作品毒害青少年的心灵,教唆青少年犯罪。”[注]
绍棠不仅向作家和社会发出紧急呼吁,而且身体力行。众所周知,绍棠是编织
爱情故事的行家里手,但他从来都不是单纯地、孤立地为爱情而写爱情,为性爱而
写性爱。他笔下的情爱与性爱,总是与历史环境、时代风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总
是要表现、颂扬人间最美好的感情和人性美。且不说《村妇》、《十步香草》中,
作者如何通过刘家四代人之沧桑和杨桂子、武黑翠、贾香荷三位女子离奇而荒诞的
故事,让我们看到京东北运河农村几十年来政情、人情和世情所发生的重大变迁;
也不赘述《二度梅》、《两草一心》中骆文和青凤、石在和梅畹贞之间忠贞不渝的
爱情所显示的伟大的人格力量,只以《花街》中叶三车和蓑嫂曲折动人的爱情经历
为例,来玩味一下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美。侠义农民叶三车孤身一人,委实令人怜
悯同情。他在运河滩搭救了饱受苦难的蓑嫂母女,理应与她们合为一灶,共同度日。
但是,堂堂正正的叶三车,并不是出自私欲才给予一个落难女子以食宿方便,而是
出自一颗纯洁善良的同情之心。因而他仍独宿泥棚寒舍,毫无杂念。杨小蓑子寻上
门来,他帮助蓑嫂与丈夫重新团聚,享受天伦之乐。杨小蓑子再次抛弃蓑嫂,这个
处境十分狼狈的女子投进叶三车的怀抱,一心想与他合灶成亲。然而,从未品尝过
男女欢爱的叶三车,此时依然未被感情冲垮理智,他认为不能干出对不起杨小蓑子
这个拜把兄弟的蠢事,与蓑嫂只能终生叔嫂相待。这是怎样的心灵美啊!也许有人
会说,这是一种压制人性的儒家之道,是悲哀的,虚伪的,并无什么美好之味。而
我则认为,这恰恰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连许多欧美人都为之赞叹的高尚品德、美丽
灵魂。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是有理智,有感情、讲道德的高级动物。而这一点,
正是那些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以金钱和私欲为出发点的极端个人主义者、纵欲狂所
不能理解的。刘绍棠这样来表现、赞颂情爱中的人性美,显示出他人格的圣洁,灵
魂的高尚。
类似这样的描写,在绍棠新时期的小说中是很多很多的,只要稍加注意,你的
心灵一定会受到绍棠圣洁之笔的感染与净化。让我们再随便举一个例子:
短篇小说《蛾眉》写了蛾眉与唐春早两个热血青年的恋爱。小说的结尾相当动
人。临别之前的一天夜里,他们又在一起温习功课,彼此立下了终生相爱的誓言。
末了,蛾眉要唐春早留下来,跟她睡在一起,给他留个纪念。在这考验人的意志和
品德的时刻,青年人是很容易失足的。可是,这个可亲可爱的唐春早是怎样做的呢?
请听他那真正男子汉的回答:“不能!”“我要保持你的洁白之身;不能对不起你,
更不能对不起……将来你可能爱上的那个人。”说完他把蛾眉推倒在炕上,破门而
出。唐春早的心地是多么纯洁、善良,行动又是多么果断、坚定。绍棠的这种描写,
是坚持爱情至高无上,为满足个人的情欲可以不顾一切。丧尽人性的人生观的西方
资产阶级作家所要嗤笑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在爱的世界里,人是最自私的,为了
达到个人的目的,是可以不要命的。但所有崇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国人,竭力挖
掘、描写人性美的中国作家,却都是要拍手称快的。因为他们坚信“真正的爱情就
是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柏拉图)“爱情是意味着对你
爱侣的命运承担责任。想借爱情寻欢作乐的人是贪淫好色之徒,是堕落者。爱,意
味着献给,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献给爱侣,为他缔造幸福”(苏霍姆林斯基)等名言,
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塑造的需要,有时在作品里出现性描写的场面,那
是正常的。但是这种描写,不能是照相式的,自然主义的,而是应该进行审美的改
造,把它纳入审美的层次。绍棠是一位“大力提倡小说创作必须讲究卫生”[注]的
作家,在他的小说里,从未出现过赤裸裸地自然主义地描写性爱的段落。碰到这种
场面,他都以《红楼梦》为样板,根据我们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特点,独具匠心地
进行艺术加工和审美改造。举例说,《蒲柳人家》第五节写望日莲脱衣裳到河湾里
洗澡,作者并没有像有的作者那样直接地写姑娘的裸体和曲线美,而只淡淡地点出
树枝上挂着她洗干净了的衣裳和七缠八绕在胸脯上的那块长条子破布,甚至叫身边
的满子闭上眼睛。这是一种暗写手法,然而,却把一个羞愧的农村姑娘的娇美和紧
张的神态,在读者的想象中缓缓展开。至于描写望日莲与周檎的幽会场景,手段就
更高明了。绍棠不对年轻情人的欢愉作陈词滥调的叙述和描绘,只用望日莲“把她
那一条粗大油黑的辫子绕在周檎的脖子上”这一句话,让读者的脑子里尽量展开想
象的翅膀。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三节里,写大雨天俞文芋和花碧莲在鸡笼子里躲雨,手
法也很高妙。大雨滂沱,两个情人不得不站在一个只能容得下一个人的笼子里。花
碧莲俊秀的容貌和健美的身材,作者也不去正面描写,美好的一切都在打湿了的衣
服下面显示出来。花碧莲大胆地向俞文芋发起爱的攻势,面对姑娘美妙无双的身体
和火辣辣的情话,小伙子的心里当然要掀起感情的波澜。可是,绍棠也没有直接去
写他对异性的渴望和感受,而是让他离开笼子,朝柳棵子地走去。最后用两个青年
采集野花藤萝蔓蔓盖上笼子,将笼子变成一乘花轿这一细节,烘云托月地点出一对
情人喜悦欢快的热恋情态。这种艺术加工再一次显示了绍棠的灵气和他所提倡的美
文学的魅力。
三
鲁迅先生说过:“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
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力。”(1934年4月19日致陈烟桥
信)绍棠一向把自己看作是鲁迅先生的儿女,对于先生的教导,他“记住一辈子,
一辈子也用不完。”[注]还必须指出,鲁迅先生的这一教导,也正是他提出建立北
京的乡土文学和中国的乡土文学的重要理论根据。他说:“乡土文学之一是必须写
自己的家乡”,[注]表现家乡的人美、地美、风光景色美。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绍
棠是怎样通过描写故乡的风光景色和风土人情之美使自己的作品具有地方特色的。
在当代中国文坛上,能把一个地区的风光景色和风土人情之美像刘绍棠描写京
东北运河那样写得如此的有广度,有深度,令人陶醉的作家,还不是很多的。在近
五十年的文学创作中,绍棠把280里运河滩写得实在是太透了,太深了。他对这一地
区的每棵水柳、每根小荷、每株蒲苇、每条藤萝、每座篱笆和上屋。每条小船和瓜
棚。每堆泥沙和草丛、每条水汉和池塘、每只水鸟和彩蝶,都怀有赤子恋乡一般的
深情。绍棠的每部作品,都为我们描绘出独一无二、芳香浓郁的仙境,使你着迷,
令你向往。从13岁到61岁,在五十多本书里,他为我们描绘出多少幅诗情画意的图
画啊!春夏秋冬,黎明傍晚,天山地下,水域田园,瓜棚柳巷,村舍庭院,瓜果梨
枣,骡马鸡犬,在绍棠的笔下,无一不显露出特殊俊美的英姿,无一不寄托着作者
爱乡恋民的炽烈情感。称绍棠是大运河之子,将他的名字永远与大运河连结在一起,
那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把绍棠作品中的风光景色描写看成是可有可无的陪衬,那就错了。青少年
时代写的那百余篇作品,如果没有那一幅幅清丽淡雅、明净耀眼的光景画,恐伯就
不会荣获“田园牧歌”的美名;而“田园牧歌”恰好展现了解放后的中国农村欣欣
向荣、蒸蒸日上的新气象。可见淋漓酣畅地描写风光景色之美,正是刘绍棠反映崭
新的农村生活的艺术手段。它描绘出历史前进的真面貌,唤起人们对生活、对祖国
热爱的美好感情。
七八十年代以来的作品与五十年代的作品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因为要着
力反映农民的历史和时代的命运,所以现实主义色彩日趋明显起来。这时期作品中
的风光景色描写,总的来说要比五十年代的作品少得多,句子结构也改变了学生腔。
但这并不表明作者放松了对风光景色的描写。正确地说,是写得少而精了。为了深
刻地表现主题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时还要使大气力浓墨重彩地加以描写。在
有的作品里,甚至不惜笔墨地写上一节或整整一页。例如,《花街》的第一节,就
是突出的风景专节。为了加重主人公叶三车和蓑嫂命运的悲壮色彩,作者忍含着激
动心酸的热泪,全景式地描绘出一组北运河儿女世世代代忍饥挨饿,死里逃生的悲
惨画面,对人物的全部活动首先设置好了一个完整的布景,定下了小说的基调。这
对深化主题、塑造人物,起到了最好的辅助作用。
时代在瞬息万变地发展,生活在日新月异地变化。文学作品中的风光景色描写,
也只有涂上鲜明的时代色彩,才会闪烁出真正艺术品的熠熠光焰。在反映当前农村
生活的小说里,绍棠非常注意收聚这种富有生命力的新生活的闪光。赏读《小荷才
露尖尖角》和《烟村四五家》两部中篇小说集,那流泄着新时期生活光彩的美景秀
色,常常会把你带到花天锦地、气象万千的世界里。《鱼菱风景》中那一千多字的
杨家小院的描写,《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五节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富裕起来
的农家新貌的一整页文字的描绘,都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幅壮美迷人、鲜丽浓艳的新
时期的杨柳青年画。从这一幅幅满纸溢香、沁人心脾的万象更新图中,我们不是完
全可以真真切切地听到亿万中国农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昂首前进的脚步声嘛!
多方面地激情满怀地描写京东北运河地区丰富多采、使人一新耳目的民俗风情,
是绍棠致力于乡土文学、社会主义美文学的拿手绝活,也是使他的小说具有鲜明的
地方特色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毫不夸大地说,从清朝末期到如今的京东北运河地
区的民俗风情,几乎都被绍棠写进了小说里。难怪许多学问家赞美他的作品是优美
动人的风俗画,包罗万象的新清明上河图。
还是在少年时代,绍棠就津津有味地描写过七月七牛郎会织女,瓜架下偷听他
们哭泣、说悄悄话的动人习俗。不过,这种描写在当时还是不自觉的,只是偶尔带
上的几笔。八十年代初期,在他经过认真思考,决心扬长避短,全力以赴主攻乡土
文学以后,这种对民俗风情的搜集与描写,则变成了有意识的活动。后来,它已成
为作者刻画人物、表现主题、反映时代面貌的重要手段。如果说在《蒲柳人家》、
《渔火》、《瓜棚柳巷》中,这种描写已经被广泛运用的话,那么,到了《京门脸
子》、《豆棚瓜架雨如丝》、《野婚》、《孤村》、《村妇》等长篇中,这种描写
便达到了信手拈来、运用自如的程度,而且还在原来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中,增加
了更多的现实主义成分。
绍棠笔下描写的京东北运河地区的民俗风情是五彩缤纷的,各种不同的民俗风
情的描写,都有自己特殊的艺术功用。归纳起来,这些功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
表达善良的人们的美好愿望。如拜花堂、入洞房。拜月乞巧。男扮女装讨吉利等。
二、增加生活情趣,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如编柳圈、过家家、戴红兜肚、滚喜
床、喜三、满月、百日、周岁、小车会等。三、反映农民群众坎坷的生活遭遇和时
代命运。如土匪打家劫舍、绑票抓人、寡妇绕坟头奔跑、指腹为婚、喝烟灰等。四、
歌颂劳动人民扶弱济危、互帮互救的传统美德。如认干娘、借童子暖窝。亲弟兄或
堂兄弟之间借别人的儿子传姓等。五、利用民俗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蒲柳
人家》中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得知麻雷子、花鞋杜四要卖望日莲进火坑时,决定
营救这个苦命孩子。如何营救?作者让何家老两口借当地挂锄后爹娘要接儿女住娘
家的风俗来到杜家,逼迫豆叶黄、花鞋杜回答应望日莲回娘家,以此救她逃出大灾
大难。再例如,《豆棚瓜架雨如丝》中写青年时代的老虎跳跑到潭朽寺当和尚,作
者想叫他结束苦难生活逃出庙宇。怎么逃?作者借用父亲病危儿子必须守护病父尽
孝的风俗,让老虎跳赶回家中,脱离了苦海。等等。
刘绍棠所献身的社会主义美文学的特点,还体现在小说的结构和语言等领域,
但因本文字数有限,这些只好在另外的文章里详叙了。
共和国的文学史,将骄傲地载下大运河之子、乡土文学大师刘绍棠为发展和繁
荣社会主义美文学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1998年7月初于京华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