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秀莎网 |
茶场在村外一公里的一片山坡上,这是一片一直延伸到溪边的红土矮坡。一畦畦的茶树,整整齐齐地组成一张巨大的绿色地毯,严严实实地复盖着地面。而在矮坡的尽头,则是高耸的陡山,山上长着如云如雾的山苍仔树林,间或有几株高大的马尾松鹤立鸡群般挺立林间。 正是采头番茶的季节,茶山上到处都是人,多是年轻妇女,戴着斗笠穿着花衣,两手鸡啄米般飞快地在茶丛间采着嫩叶。有些人采满了一扁篓,正往山下走。山下溪边有一座干打垒的土楼,那就是桐花林村办茶厂。 燃冰和白梅向茶厂走去。越近土楼,香味越浓。机器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一些认识他的妇女和他打着招呼:“老李,什么时候来。等下去家坐。” 燃冰一一点着头,走进茶厂歪斜的大门。顿时,一股热腾腾的忙碌景象扑入眼帘。宽大的厂房里,一端是一个老大的炒锅,锅灶下火焰熊熊,锅旁一个身材高大的老人正在专心注意地炒茶。木滚铲在锅里缓慢而又有力地滚动着,老人不时从锅里抓起一点茶来看火候。整个制茶工艺过程中,炒茶是最重要的工序。桐花林的茶是乌龙茶。乌龙是半发酵茶,新鲜茶叶采下后,先是堆成小堆沤制刹青,待茶叶四边一圈发红,就要开始炒制。既要炒出汗水,又不能炒的过焦,火候掌握全凭多年练就的感觉。因此这道工艺一般是由最有经验的人来站岗。这班岗的老人是大脚温跃高。 “大脚叔!” 燃冰喊道。他对大脚真是再熟悉不过了。大脚今年六十岁了。因为从小就患了丝虫病,两腿肿得象柱子,脚背厚得无法穿鞋,就得了个外号叫“大脚”。丝虫病不但使他脚肿,更麻烦的是一碰就烂,就流黄水,因此小腿长年溃烂,不能下水田做事。只能在旱田混混。他很早就在耕山队种茶了。大队办起茶厂后,他又是茶厂的元老之一。对于传统的一套制茶工艺十分熟悉。从前没有揉茶机的时候,炒茶的时候要用脚去揉;大脚就用他那发肿流黄水的大脚去揉,揉的燥热起来,便伸到尿桶里蘸一下再揉。据说这是大脚的发明,这样制出来的茶才特别香。的确,经过大脚揉制的茶,那几年每年都卖一级茶的好价钱。大脚因此也颇为自豪。每年制茶都是当然权威。也是当然的厂长。 大脚还很善于酿酒。每年他都要酿三四坛存着。他单身光棍汉一个,老婆耐不住他的脚臭跑了,女儿又出嫁了,没有负担。他比一般农民又能多得一些工分,生活自然过得去,也有余粮酿酒。不过要喝到他的酒得动动脑子。大脚最喜欢戴高帽。燃冰每当想喝的时候,就拿一个笔记本带一枝笔,找到他,一本正经的说:“大脚叔,县里广播站又叫我写稿了。要表扬学大寨的先进模范。公社研究了,要我写你,你是老先进,请你把最近做的好事与我好好说一说。” 一听说要表扬他,大脚高兴的眯起了双眼,呵呵笑着:“好说好说。”于是果然把最近自己做的所有事情都说个一清二楚;他的头脑十分混乱,毫无逻辑,总是东一句西一句的胡吹。但是燃冰总是装出一付十分认真的样子,点着头,一边不时在本子上记着。大脚一扯起来就没边没沿,看看时候差不多了,燃冰就打断他:“大脚叔,今朝差不多了,我肚子也饿了。” 大脚正吹在兴头上,那舍的停止:“莫走莫走,就在我这里吃饭。等我去舀一点酒来。” 于是燃冰就有了热腾腾香喷喷的老酒喝了,有时还会有几块腊肉尝尝。吃完后把嘴巴抹抹,打个响呃,拍拍大脚的肩膀,竖起大拇指:“好好,大脚叔不愧是桐花溪畔老先进。明天广播一响,全县人都得知你的名字了。” 不过广播从来也没响过大脚叔的名字,燃冰喝完了酒也就拉倒,哪会真的去写什么稿子。大脚也不深究,说完了也就算了。其实他需要的只是有人听他说说而已。 当下燃冰一叫,他回过头来,热茶锅烤的他皱脸通红,眼睛也红戏的,如同刚喝过酒。他眯着眼看了一会儿才认出燃冰:“是老李呀,我这眼睛不行了。什么时候来?你胖了,差点都认不得了。”大脚一边说着,一边手里不忘了茶锅,伸手在锅前一个地方一按,木滚铲转了个方向,把锅里的茶叶旋出来,一个下手工用一只大竹箕将炒好的茶叶装好,端到另一边的揉茶机上。揉茶机呼呼地转动起来,瞬时便将青茶揉成一根根细条。 这边一锅炒完了,紧接着又有一锅开炒。燃冰见大脚正忙着不便再多说:“我到那边看看,我们等下再攀讲。” 燃冰在揉茶机前看了看,继续往前走;茶厂的另一端是焙烤间。有一堵泥墙与这边隔开。沿墙一溜儿摆着几十个烤笼,热烘烘的。有几个人在笼边走动着翻看。一个三十几岁的中年男人见了他们,点点头。燃冰一看,是华亮。 “你也来这里做了?” “最近这里忙,我就来打工。” 其实华亮并不只是来打工的,他是个有心人,前几日与燃冰谈过后,他动了承包茶厂的念头。心想自己办厂,底子太薄,资金不足,难以起步。倒不如将茶厂包了来,利用这里的现成条件和设备搞。以前虽然没有象大脚那样长年在做茶,可是对做茶工艺也是熟悉的。而且前几年在外面跑,茶叶市场的情况也熟悉,只要有机会做,不信搞不起来。他是以打工为名来进一步熟悉茶厂全面情况的。 白梅见了这些烤笼,大为吃惊:“原来这里还用这么土的办法烤茶呀。” 现在茶厂一般都用烘干机了,用炭火烘烤确实过时了。 “可能是为保持这里茶叶的独特风味吧。”燃冰回答。据他所知有些地方就专门要喝土法烘烤的茶叶。 其实桐花林茶厂根本不是这个原因。茶厂不用烘干机,是大脚的主张。他觉得他的茶就要用炭烘烤才好,况且,山上有的是木头,这一点炭还怕没有?大跃进那一年还用木炭炼钢铁呢。 华亮把大脚的想法说了以后,燃冰和白梅都哑然失笑。什么年代了,还这样想问题;“关健的不在用什么烘烤,在于是不是真能卖上好价钱。” 华亮鼻子里哼了一下:“这两年,一年不如一年。” “为什么?” “我们村的茶厂只做粗制茶,又是乌龙,品种单一;县茶厂把收购价压的很低,要求越来越苛刻。” “不是说乌龙茶在日本东南亚很销吗?前几时我看报纸,说乌龙茶具有美容减肥抗癌的特殊功能,常饮大有好处。”燃冰有点疑惑不解。 “那是报纸呗。茶叶就是茶叶,当不得饭吃。太多了就成了渣浆。这几年我们县里发展了那么多茶山。上边大号召,下任务下指标,一定要种多少多少。可现在卖不出去了就不管了。” 自从上次与燃冰谈过之后,他觉得这个领导确实不错,他打定了主意要与他肝胆相照,只要他有吩咐,就全力以赴却拼杀。这次和他讲话就随便多了。 “还有这样的事?”燃冰吃惊极了。 “何止茶叶这样。别的事也一般。种柑桔也是一般。一说发展,就要下任务下指标,弄得大家一哄而上,也不管市场是不是需要那么多。种得早还好,种的晚的,就该死,现在好些农民都开始砍桔树了,去年光我们桐花林就砍了上千棵。” 说着这些的时候,华亮有些愤激,可又无可奈何。:“你们上边的人,心是好的,都想让我们农民快点富起来。可是不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总是凭着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做。什么事都要下指标,种粮食造林不用说,种茶果下指标也可以理解,可是一个人挣多少钱也要下指标。这就有点莫名其妙了。谁人不想多挣钱?可这能由得自己?我想挣,别人也想挣,哪有这么多钱挣?种了那么多茶,那么多柑桔,谁来买?更可笑的,上边统计农民收入,卖不掉积压的东西也算钱。去年我被算成万元户。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哪里有那多钱?去年我实落落的收入是五千来块。另外那五千块在哪里?原来收了几千斤老姜,他们算一块钱一斤。可我这么多姜至今还埋在地里没人买。” “可是你不是还搞了木制品工艺厂吗?” “那个厂,上次我不是都说过了吗,不过是个手工作坊,看上去热闹,其实挣不了几个钱的。认真算一下,只不过挣了几百块。我都不想搞了。” 这一顿牢骚让燃冰和白梅听了面面相觑。燃冰在办公室写材料时,每年市里的经济指标都在大幅度提高,到了年终,这些指标也都能完成甚至超额完成。燃冰直觉到这些数字是有水份的,可并不知道水份多到什么程度。前几时他看内参,有一个消息说北方一个地区的农民聚众闹事,砸了乡政府的大门。起因就是市里下指标强要农民种烤烟,但是后来由于气候技术以及市场波动等等因素,农民种的烤烟大量积压卖不出去,一斤只值几分钱,到时又不管了,农民损失严重,愤而找乡政府算帐。当时他看了以为这是偶然事件不以为然。如今看来此类事并非偶然。 “上边不了解实际情况,乱下指标,不过你们可以反映,要及时反映嘛。” “反映?有什么用?多少更严重的事反映了也没用。你是这里插队过的,我们熟悉了,就随便讲讲。莫见怪。不过那倒无所谓,我现在最关心的是这个茶厂什么时候公开招标?” “你想包?” “我是动真的,这几天我反复算计过了,这个茶厂要让我来包,一年上交的钱最少要比现在翻倍!” “好极了,我们很快就会研究这事的。”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秀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