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痛苦的反抗来反击媚俗
作者: syfat@BJ (04/12/2000)


  世界上由于人与人的差异产生的歧见每时每刻都在产生,评论这种事情实在是劳心劳力的行为,因为世界上的每种事物都只能有其部分的适应群体。所以我认为切不可将王朔与周先生联系在一起,使其达到被炒作的目的。

  我在这里讲一段经历给大家,大家且来听听。

  我上大学的时候(大概1993),和同学去了一趟延安及周边地区,名为去革命老区考察学习,实则是想感受一下宝塔山下伟人的气魄,期间很多时间住在老乡家里(当地当时是全国十大贫困县),当地民间的疾苦我们有了一定的体会(具体的大家在各种渠道大概都有了解,实际情况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回校以后,老师就找我们写一篇感想,表面上说要我们把各种感受都要写进去(说是要作到真实、全面、不避讳),但潜在目的是希望我们写一篇激励学习热情的正面报道(那时我还没现在这么善解人意),结果我们几个同学写的结果令他大失所望,当时我们的方向主要是针对当地的贫困问题的“反面”质问,而非是要为祖国奋斗种种。其中较为主要的一部分内容是:

  一、贫困的产生根源二、对贫困根源的某些方面的愤慨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的美好愿望那位老师看了以后,就与我们交流要求我们删掉以上内容,被拒绝后就将删节后的文章登在了校报上,后来这位老师是学校里被认为是前途无量的新生代之一。而我们业已习惯了这种无耻,也就没再表示抗议。

  不过,我们本来是也要象老师要求的那样写的,不过我们在开始写的时候,我在以一种现在难以保持的热情思考过后建议象上面描述的那样写,而当时主要是受到《坟》的强烈影响,当时我也很喜欢《过把瘾就死》,不过布尔乔亚的内心的无奈痛苦是不能激励我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的。

  时代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文学观念,我想现在的很多读者对鲁迅的深刻痛苦与激烈反抗是难以理解的。试想一个从我们去过的贫困地方的环境出来的读者大概不会对王朔产生共鸣吧。

  如果说王朔表面上是反叛的,也进行了大的社会心态的探索,而实际上是个潜在的、有奴性的媚俗者的话,的确有些过分,因为他的一些作品(例如《顽主》)也很另人称道,但他确实有一些这样的成分或潜在的意识也是确实的。

  最后,推荐大家读一读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为了告别的聚会》。
  

  
***

返回